走进患者视角:关注多发性硬化女性的妊娠需求
多发性硬化症(MS)多在年轻时发病,以20-40岁最多,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的3倍[1]。因此对处于育龄期MS女性患者,医生应关注其妊娠需求,并对此间的疾病治疗和妊娠哺乳问题进行教育和指导。那么,育龄期MS女性究竟关注什么?

走进患者视角:多发性硬化女性的备孕历程
感谢多发性硬化之家一位勇敢的好孕妈妈供稿,她记录了自己的怀孕生产过程,在听从医生指导的同时,注重锻炼、规律生活,诞下了健康宝宝。
备孕初期,患者原有的锻炼计划是跑步,但多发性硬化的复发打乱了这一计划。复发症状为左脚板左胳膊麻木感,且有比较严重的束带感。患者曾有过左侧肢体偏瘫经历,所以发生症状的第二天便及时去医院做核磁检查,并住院治疗。激素治疗一个星期之后出院,但并无什么明显改善;随后,患者在两个月内自行将激素从十二颗逐渐减量至停药,此间症状基本恢复。停药半年,患者一直坚持锻炼,包括跑步、跳操等。其后,患者开始重新备孕,并于次年7月份顺利怀孕。
怀孕后,患者饮食习惯与平时无异,无任何孕吐反应,稍有嗜睡。患者怀孕四个月开始恢复锻炼,每天坚持跳孕妇操,周末徒步。到孕晚期,约八个月左右减少运动量,改为每天散步。
孕周38+5时,患者羊水破裂,前往医院待产,夜间值班医生询问病史后安排次日会诊,建议剖宫产。但患者首选顺产并注射催产素,上午9点多肚子开始痛,但直到第三天早上还未生产,于是当日上午立即安排手术。
剖腹产顺利,宝宝生下来约五斤多,新生儿评分10分。患者出手术室后喂奶时,发现宝宝手指有些发青,口吐沫沫,经儿科检查有轻微脑损伤,于新生儿病房治疗两周,后康复出院。住院期间,婴儿食用奶粉,出院后患者一直母乳喂养,目前宝宝十分健康。
最终,患者分享了自己从备孕至哺乳期间的三点经验:
(一)心态很重要,不要患得患失。
(二)生活规律,饮食健康。
(三)适当锻炼,注重恢复。

病例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上述病例可以看出,在正确用药及规律生活的情况下,多发性硬化患者仍旧可以正常生育。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需求,积极与患者沟通备孕期、妊娠期以及哺乳期的注意事项,制定更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同时也要建议患者所有用药应遵照医嘱(例如上文患者提到的激素减量问题,应严格按照医嘱减量)。
首先,在对疾病的认识上,医务工作者应耐心对患者及亲属进行宣教指导,增加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医务工作者还应在遗传、婚姻、妊娠、饮食、心理及用药等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合理建议,包括适量运动,避免预防接种,避免过热的热水澡、强烈阳光下高温暴晒,保持心情愉快,不吸烟,作息规律,补充维生素D等[2]。
其次,对于多发性硬化患者,因妊娠期有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故不反对患者妊娠,但应向患者明确告知妊娠期用药注意事项[2]。对于病情持续高度活跃的患者,建议推迟妊娠[2]。坚持妊娠或计划外妊娠患者,需充分讨论潜在风险,再确定治疗药物。尽管多发性硬化并不意味着生产会更加危险[3],但医务工作者仍有责任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如上文案例出现的自然生产过程较慢、需进行剖腹产手术等。
最后,对哺乳期患者,由于其没有了雌激素的保护,有可能进入疾病较为活跃阶段,不建议人工哺乳,且产后应尽早开始治疗,以预防复发[2]。
参考文献:
[1] 高丽, 李壮林. 多发性硬化症的研究进展. 世界临床医学. 2017;11(7):118-120.
[2] 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8;25(6):387-394.
[3] Lu E., Zhao Y., Zhu F., Van der Kop M., Synnes A., Dahlgren L., et al. (2013) Birth hospitalization in mother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and their newborns. Neurology 80: 447–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