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好消息!新生儿这项检查终于可以在沈阳做了!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
每个家庭都希望新生宝宝
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但是
很多人却忽略了新生儿眼病的筛查

人类是通过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这五种感觉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
而感知方面的发育
听力占11%
视力,是一个人认知世界
最主要的手段
不只是成年人的眼睛会出现问题
新生儿的眼睛也会受到一些疾病的侵害
不过宝宝因不会表达
所以有时候会被忽略
新生儿眼病筛查
是早期发现视力障碍最有效的方法

过去在沈阳
新生儿的眼病筛查几乎没有
一些新生儿错失了干预的最佳时期

现在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全沈阳人
全
沈阳
首个新生儿眼病筛查中心
在沈阳市妇幼保健院正式成立

而这项筛查
也在逐步引起大家的重视
提到视力残疾
有一组数字也许会让你颇为震惊
我国目前有视力残疾人数1300万
其中盲约560万,低视力约750万
其中儿童盲近30万
低视力儿童超过60万
其中
30%-72%
的盲童是
本可以避免的
在我国
每年出生人口为1300-1600万
新生儿眼病筛查人数仅为1万左右
0-3岁儿童眼保健覆盖极低
许多患儿因此错过了早期有利的治疗时机

婴儿出生后前3个月,视觉发育最活跃也最容易受损害,这一段时间被称作视觉发育的危险期。在视觉发育早期,异常的视觉刺激如模糊的视网膜像或斜视可导致大脑视觉中枢的永久性损伤。

沈阳市妇幼保健院在沈阳率先开展了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
项目启动3个月以来
新生儿眼病检出异常率高达35%
眼底出血占25%
发现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1例
血管发育异常1例
均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ROP是一类发生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的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性眼病,是导致儿童盲的重要原因之一,占儿童盲的6%-18%。新生儿每年约1600万,早产儿占7%-10%,ROP发病率为15%-20%;因此,ROP是防盲的重要任务,规范筛查与早期治疗可以防止大部分早产儿免于失明。
2016年4月
国家卫计委发布了
《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
要求健康儿童在出生一个月时
接受首次眼病筛查
因为很多眼病只靠观察是无法确定的

宝宝何时进行新生儿眼病筛查?
为提高儿童眼健康水平,我国卫生部颁发了《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规范》提出:
1.健康儿童应当在出生后28~30天进行首次眼病筛查,分别在3、6、12月龄和2、3、4、5、6岁健康检查的同时进行阶段性眼病筛查和视力检查。
2.具有眼病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当在出生后尽早由眼科医师进行检查。新生儿眼病的高危因素包括:
(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超过7天并有连续吸氧(高浓度)史。
(2)临床上存在遗传性眼病家族史或怀疑有与眼病有关的综合征,例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先天性小眼球、眼球震颤等。
(3)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毒浆体原虫(弓形体)等引起的宫内感染。
(4)颅面形态畸形、大面积颜面血管瘤,或者哭闹时眼球外凸。
(5)出生难产、器械助产。
(6)眼部持续流泪、有大量分泌物。
3.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应当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由眼科医师进行首次眼底病变筛查。
4.如果有以下情况,需要格外注意:1个月时,不能看灯光,即灯点亮后眼睛不会朝向光源;3个月时,眼珠不会跟着在眼前移动的小玩具转;6个月时,不会用手抓眼前的小玩具。
宝宝做新生儿眼病筛查能筛查出哪些常见的眼病?
新生儿时期的儿童眼病有很多,常见的包括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新生儿泪囊炎、新生儿眼底出血、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先天性小眼球、眼球震颤、视网膜色素失禁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等。这其中许多疾病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可以为孩子保留更多的有效视力。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色素失禁症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眼底出血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

新生儿泪囊炎
希望每一个宝宝都能拥有光明的未来
让天下所有孩子们的未来
不再有黑暗和恐惧
沈阳新闻综合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