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患上乙肝,宝宝怎么办?乙肝母婴阻断又有新方法
北京大学的庄辉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他一生专注于病毒性肝炎的研究,为我国病毒性肝炎的研究作出了非常杰出的贡献。
近日,庄院士在2019年华夏肝病论坛上做了题为“抗病毒药物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共识与争议”的精彩报告。下面vili为大家提取一些精华中的精华进行解读。
“阻断母婴传播是消除乙肝病毒传播的重要一环”
我们知道,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95%的几率会发展为慢行感染,因此母婴阻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是母婴阻断传播的基础。也就是说,乙肝妈妈的宝宝出生后不仅要像其它宝宝一样需要注射乙肝疫苗,还要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注射。
在孕期如果乙肝妈妈的病毒载量,也就是HBV DNA升高,宝宝被传染HBV的几率也会相应升高。
此时,妈妈应用替诺福韦酯进行抗病毒治疗,降低病毒量以较少将病毒传染给孩子的几率。
研究显示,替诺福韦酯可以预防HBV的垂直传播,重要的是,它对孕妇和孩子都是安全的。
“孕妇抗病毒治疗的HBV DNA阈值”
对于在孕期,孕妇什么时候应当启动抗病毒治疗是各国学者争议的一个点。
目前,各国指南均指出,孕妇血清中的HBV DNA大于2*105 IU/ml时孕妇应启动抗病毒治疗。目前并不推荐孕妇使用恩替卡韦和TAF进行抗病毒治疗。
“给药和停药时间”
今年的指南虽然还没正式发布,但在网上已经有了新指南关于乙肝妈妈给药和停药时间上的一些改动。
指南中推荐:如果孕妇在妊娠的第24-28周病毒量达到了2*105 IU/ml,需开始吃TDF。产后即刻或者产后3个月可以停药。
很多人可能怕即刻停药复发率会不会高?有研究显示,妊娠后早期停药和晚期停药患者的乙肝发作率、发作时间、肝功及乙肝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差异。
“我国指南允许带药母乳喂养”
乙肝妈妈的母乳既不会将病毒传染给宝宝,也不会因为吃药对宝宝有危害。母乳中的药物浓度远远低于乙肝妈妈在孕期抗病毒时宫内药物的浓度。体重6斤的宝宝从母乳中的摄取的药物量仅为建议口服剂量的0.03%。因此,乙肝妈妈没有必要担心母乳对宝宝的危害啦!
通过对庄院士权威观点的解读不知道是否解决了各位乙肝妈妈的问题、消除了你们的顾虑呢?希望大家收藏本文,经常拿出来读读,对文章内容熟稔于心,为宝宝的安全的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