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宫内感染、产后停药、带药母乳、疫苗问题……

Q:父亲是乙肝会传染吗?
A:您好,父儿之间的乙肝病毒传染只发生在出生之后,经常是通过微量血液传播,常常自己并不觉察。父亲只是由精子提供胎儿半数遗传基因,整个胎儿发育过程,都是在母亲子宫里完成的。胎儿由母血通过胎盘过滤,只有溶解在血液的氧气和营养成分能通过胎盘,血细胞和乙肝病毒是颗粒,不能通过胎盘,所以“大三阳”病毒水平很高的孕妇,也只有少数会在妊娠末期传染给胎儿。十月怀胎,从胚胎发育到胎儿成熟,只与母亲相关,并不接触父亲的血液。总之,出生之前父亲的病毒不会传染给后代。
Q:什么情况下会导致宫内感染呢?
A:您好,胎儿在子宫内和母体血之间存在胎盘屏障,只有溶解在母亲血液里的营养成分能弥散进入胎盘,只要胎盘屏障保持完整,不能溶解的病毒颗粒就不会进入胎盘,故母婴子宫内传播的发生率非常低。但是孕期应尽量避免大动作,以免导致胎盘剥脱,母血进入胎儿体内,导致宫内感染的发生。如果母亲血液中的病毒水平非常高,发生宫内传播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Q:宫内感染几率及原因?
A:您好,宫内感染率为9.1%-36.7%,大部分数据表明孕妇妊娠末期高病毒载量,HBIG和乙肝疫苗量不足,注射的时间超过12h,是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
Q:母婴阻断常用药物有哪些?安全吗?
A:您好,怀孕期间可供选择的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有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拉米夫定耐药率高,在乙肝孕妇中已很少使用。替比夫定耐药率相对较低,降病毒快,药物安全性好,是妊娠B类药物,也是目前在国内最常使用的孕期抗病毒药物。替诺福韦也是妊娠B类药物,抗病毒作用强,并且很少出现耐药,在乙肝孕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孕期服用,未发现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
Q:服用替诺福韦后不适及怎么改善?
A:您好,替诺福韦曾有报道服用后出现恶心的副作用,如有不适可首先考虑改为餐后服用,同时注意排除其他疾病可能。
Q:乙肝妈妈是否能母乳喂养?
A:您好,1、乳汁中检出乙肝病毒的机率很低;含量也非常小。2、乙型肝炎是血液传染病,乙肝病毒不能通过消化道传播。3、新生儿经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免疫,体内已经有了保护性抗体。乳汁中罕能检出传染性病毒颗粒,只要新生儿免疫成功,即使“大三阳”的携带者母亲也可以母乳喂养,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并不增加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Q:产后什么时候能停药?
A:您好,医生一般建议分娩后可以停药,停药前要复查病毒量和肝功。因看不到您的验单,医生一般会根据您的验单结果,综合评估何时停药。
Q:可以带药母乳吗?
A:您好,国内外的最新指南均建议新生儿接受规范的阻断后,可以母乳喂养。但对于正在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我国学者建议等停药后再母乳,但是国外的专家和指南认为,替诺福韦在乳汁中药物含量低、毒性有限,可以母乳喂养。
Q:宝宝出生怎么注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A:您好,国家推荐的免疫程序是100单位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分3次,在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1个月,6个月时注射,剂量为10ug。过量注射免疫球蛋白并无法增加阻断的效果。
Q:疫苗进口和国产试剂哪个好?
A:进口和国产试剂区别不大;产生抗体的几率都很大。
Q:是否需要注射第二针免疫球蛋白?
A:第二针免疫球蛋白不是常规推荐的。过量注射免疫球蛋白并无法增加阻断的效果。按时接种第二,三针乙肝疫苗,在宝宝7月龄到12月龄的时候去医院检查乙肝五项,了解是否产生了保护性抗体。
Q:第二针疫苗延迟会影响阻断吗?
A:您好,对于乙肝病毒感染母亲所生的孩子,出生时注射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的有效保护作用可维持42~63天。因此,如果孩子因病或其他原因不能按时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晚几天接种不会影响孩子的免疫效果。
Q:宝宝脐带血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是阳性,以后抽血检查一定是感染了吗?
A:一般新生儿在7个月前的两对半检查都易受母体血的影响而出现假阳性,因此基本上无法在7个月前明确新生儿是否感染。
Q:怎样知道乙肝疫苗接种后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A:主要是检测接种后孩子血液中的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抽血化验乙肝“两对半”,包括抗-HBs,如抗-HBs阳性,其效价大于10mlU/ml,说明免疫成功,如抗-HBs阴性,或其效价小于10mlU/ml,说明免疫没成功,还需要重新接种。
建议完成三针疫苗后,在宝宝7月龄到12月龄的时候去医院检查乙肝五项,了解是否产生了保护性抗体。
Q:为什么打完三针疫苗没有抗体?
A:按规定完成3针疫苗注射后,不产生抗体有很多原因,需要不同的办法来补救:1. 疫苗的质量或者剂量不足,需要增加剂量重新注射;2. 乙肝病毒水平很高母亲的新生儿,即使没有感染也可能不产生抗体,需要增加剂量;3. 早产儿和羸弱多病的婴儿免疫反应低下,也需要增加剂量重新注射;4. 已经隐匿性感染乙肝病毒,查不出表面抗原,但能查出HBVDNA,注射疫苗可能没有用,需按慢性携带者对待;5. 某些遗传基因的小儿,即使增加剂量重新注射也不产生抗体,即疫苗无应答,对于无应答者,尚无解决方案。
Q:产后出现肝功能波动及原因?
A:对于乙肝大三阳的携带者来说,本身就很可能出现肝炎活动导致肝功能异常的情况,同时怀孕会影响机体的生理状态,分娩结束后出现短暂肝炎活动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是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会自行恢复正常。而孕晚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到分娩后停药的话,病毒会从较低水平逐步回升,但是目前并没有很多的证据说明停药后会诱发肝炎发作。因此分娩后转氨酶异常是有可能出现的,但并不是说一定是因为停用药物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