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红斑——能消退吗?能与鲜红斑痣鉴别吗?
新生儿红斑(Nevus simplex)又被称之为“鲑鱼斑”(Salmon patch)或“天使之吻”(Angel’s kiss),是新生儿常见的血管性胎记,发生率为19%~82%不等。对该疾病的最早记载始于 1881 年,此后德国皮肤科医生Unna对其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描述。 新生儿红斑多于出生后即可出现, 外观呈浅粉红色至猩红色不等,通常与周围界限不清且形状不规则,压之可褪色,患儿哭闹、发热及情绪激动时颜色可明显加深。新生儿红斑好发于面部中线区域,如上睑、前额、眉间及枕部等(图 1)。此外,对于枕部及眉间的新生儿红斑又分别称之为“鹳咬”与“天使之吻”。 多数红斑可在2岁之内完全自行消退, 然而仍有部分可持续存在。

亚洲人中新生儿红斑发生率为22.6%~27.8%,通常不存在男女差异。虽然新生儿红斑在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然而可自发消退的特性使其在血管性疾病中所占的分量较轻,对其病因学的研究也较少。有研究认为该病是由真皮内的毛细血管畸形护张引起的;但也有学者认为,新生儿红斑生长部位可能提示着存在伴发综合症的可能。如前额区域持久存在的新生儿红斑可能提示伴发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前额及眉间区红斑可能是Nova综合征的皮肤表现之一。此外,有学者认为前额、鼻部及上唇处的皮肤是 由胚胎期的额鼻突发育而来的,其血供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因此新生儿红斑的发生与葡萄酒色斑的机制相似,是由神经调节缺陷的皮肤小血管构成。与葡萄酒色斑不同,新生儿红斑大多于1~2岁时自行消退,因此其神经调节缺陷可能只是一一个延迟成熟过程,而非一个持久的发育缺陷。有研究发现,新生儿红斑在青春期可能有部分出现复发,因此新生儿红斑的发生可能与性激素存在关联。血管内皮细胞存在雌激素的受体,在孕期及肝硬化时,雌激素的代谢不良可产生皮肤血管的表现,如肝掌及蜘蛛痣等。
新生儿红斑的诊断关键在于其中线区域的分布,颜色从粉红色到猩红色,与周围正常皮肤界限不清楚。对于发生于前额、眉间及上睑区域的新生儿红斑较易诊断。但在一些特殊的病例中,红斑区域非常广泛,不仅累及上述区域,还可涉及侧额、鼻部、鼻小柱、人中、上下唇及后背中线区。 这种情况下,需要仔细与葡萄酒色斑进行鉴别。在大多数情况下,新生儿红斑于 2 岁时基本上可完全消退(图 2、3)。


葡萄酒色斑是真皮浅层毛细血管畸形发育导致的疾病。在亚洲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 0.6%, 无明显性别差异。好发于单侧三叉神经、颈神经和脊神经的分布区域吗,也可累及双侧(图 4)。 颜色从粉红色至紫红色不等。与新生儿红斑不同,其边界较清晰,且较少单独累及中线区域。但是,我们也发现有病例中线区单独累及,对此类患儿要注意与新生儿红斑仔细鉴别(图 5)。

此外,葡萄酒色斑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退,且会与患儿身体成比例生长,并伴颜色加深、皮肤增厚及结节形成等;病理学显示,患儿真皮上部可见明显扩张的血管丛,而表皮正常。葡萄酒色斑与神经分布区域密切相关,葡萄酒色斑中只有17%的血管有周围神经分布,而正常皮肤有75%的血管有神经分布。这提示葡萄酒色斑的发生可能是血管神经发育过程的缺陷引起的。葡萄酒色斑可以是临床综合征的皮肤表现之一,当同时合并 侧脑、脑膜或眼部血管畸形时称为"Sturge-weber综合征;当合并静脉曲张、静脉发育不全、肢体肥大时,则是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因此对于发生在上述区域的葡萄酒色斑,要仔细排除并发综合征的可能。(表1)

新生儿时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血管的舒张及充血导致了一过性的皮肤发红,这种现象在头面部更为明显。此外,软组织肿胀、手足发绀及皮肤大理石样外观等,都使得病理性胎记难于区分。生理性贫血是新生儿时期一个较为独特的过程,从宫内相对缺氧的环境到外界氧充足的适应,可能引发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分泌减少,导致红细胞合成停止。 该过程可从出生后的第 3 天开始直至 2~3月龄。 临床上可观察到生理性变红的皮肤颜色逐渐退去,病理性的血管性胎记边界变清晰。葡萄酒色斑多持续存在,并与患儿呈等比例生长。婴幼儿血管瘤多具有明显增生的趋势, 而大多数新生儿红斑则缓慢减淡,至 2 岁时基本完全消失。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密切随访是较为稳妥的办法。
专家介绍

陈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从事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11年,是上海九院整复外科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诊疗团队主要成员之一。尤其是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上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每年门诊量约3000人次,治疗量约1100人次。善于联合应用手术、介入、硬化、激光和电化学等多种治疗手段,以达到更优的治疗效果。
将血管性疾病的诊疗经验运用到多种体表肿瘤(黑痣、疣状痣、皮脂腺痣)的美容性治疗。尤其是面部巨大黑色素痣。通过灵活和具个体化的手术设计,解决了多个修复难题。
激光美容医学8年,专长激光溶脂、激光面部年轻化(射频、点阵激光和等离子)和血管性疾病(葡萄酒色斑、浅表静脉畸形、毛细血管扩张、血管性肉芽肿等)的激光治疗。保持着大量患者诊疗的经验积累, 最新技术和设备更新的优异平台和广阔视野,以及极具实力治疗团队的理念和技术支撑。
擅长: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诊疗(婴幼儿血管瘤、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淋巴管畸形/淋巴管瘤、红胎记等)
面部巨大黑痣的修复(手术、激光)
激光美容(紧肤、色斑、瘢痕、溶脂等)
眼部美容与整形(重睑、眼袋、提眉等)
面部微创美容(肉毒素、玻尿酸、自体脂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