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文 / 育儿第一站
2020-03-31 17:14
"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一起聊聊育儿干货,陪你成长哦。怎样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作者|郭爱 编辑|欣欣

01

周末,我约好友在一家颇有风格的奶茶店谈事情。但在交谈过程中,我时不时会被邻桌一位妈妈的说教声打断。

这位妈妈大约三十五岁上下,打扮入时,桌上放置的包包价格不菲,身上的服饰显示这是一位养尊处优,生活富足的女性。

在她对面,坐着一位大约6岁左右的小女孩,同样打扮不俗,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洋娃娃般的精致,母女俩应该是刚从对面的舞蹈培训中心出来。

我被她们的外表吸引的同时,也被她们的对话打断。

怎样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02

小女孩说:“妈妈,今天跳舞的时候,有个动作我做不好,老师说我了,我下次不想去了”。

妈妈说:“这么简单的动作都做不好,老师说都教了好多遍了,其他人都会,为什么你不会?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你说不去就不去,这么贵的学费岂不是白交了。

今天你有这么好的条件去上学,你看看那些山里的小朋友,连衣服都没有穿的,哪有钱学舞蹈?下次必须去,必须把动作学会,明白没?”

这位妈妈说话语速极快,声调一声高过一声,咄咄逼人的语气里藏着命令式的说教。

而小女孩,咬着吸管低头不吭声。

怎样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03

后来,小女孩又跟妈妈说,下星期六晚上,我们班同学逗逗过生日,他邀请我们去参加他的生日会,我需要准备一份礼物

那位妈妈又高声说,还有哪些小朋友去?逗逗一看就是调皮贪玩的孩子,你少跟这些孩子来往,别给带坏了。再说了,他家条件也一般,生日会能有什么像样的食物,估计都是垃圾食品,你还是不要去了吧。

小女孩,妈妈,我很想去,其他小朋友也去。

妈妈说,这样吧,我给你买一份礼物,你下周一提前带给他就行了,就说下星期六晚上你要练舞蹈,没时间去。

小女孩又低下头不吭声,脸上写满了失望和妥协,桌上那杯网红奶茶她再也没有喝过。

我望着小女孩,心生怜悯。

怎样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04

今天,生活在物质极度丰富的一线城市里的孩子,离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时代已经很远很远。她们拥有这个时代最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但同时她们背后也站着一对对急切焦虑的父母。

一线城市的生活压力和教育竞争,迫使着一对对父母在给孩子最好物质的同时,也无形中将自身面对的压力和焦虑传达给孩子,生怕他们落后,生怕他们输在起跑线上,生怕他们学坏,生怕他们在跟学习无关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为了杜绝一切影响成长的可能性,将孩子推上一条自认为正确无比,前途无量的道路。她们以自身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的世界,来管理和干涉孩子的生活。

至于孩子内心怎么想,怎么看待这个世界,很多家长们不关心,他们眼里看不到孩子的表情,耳朵里听不到孩子的诉求,心里感受不到孩子的情绪,成为眼盲,耳聋,心盲的父母。

于是,孩子们在一次次试图跟家长们沟通的意图被忽视,一次次渴望倾听的愿望被打断后。她们最终选择了放弃沟通。

久而久之,孩子们会认为,沟通的结果就是被父权母权镇压,沟通的结果是无效的。此时,孩子们宁愿选择关闭心门。

怎样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05

生活中,我不止一次听到很多父母抱怨,孩子长大了,什么都不跟自己说,我们说什么,他们也不听,管不了了,由他们去吧。

我想,这样的沟通模式绝不是一朝一夕造就的。

孩子什么都不跟父母说,也许是他们认为父母无法倾听他们的声音和内心,只会责骂。父母说什么孩子都不听,也许父母说的只是他们自己认为正确的话,而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的看法。

至此,沟通障碍产生,沟通之门关闭。孩子可能成为学习优异但内心封闭的青年,父母可能走向无可奈何但内心孤独的老年。

怎样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06

从来不跟父母家人沟通的孩子,我见过好几个,纵观他们的成长轨迹,我发现,他们的性格形成与父母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那么,什么样的父母容易养出这样自我封闭式的孩子呢?

1.过于强势,说一不二的父母

过于强势的父母,大多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行为准则为基础,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是正确的,孩子的行为和想法都是幼稚的。

因此,孩子的任何表达都无法直抵父母的心里,久而久之,孩子藏起自己的想法,也逐渐关闭了沟通渠道。他们不光同父母无法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模式,同朋友,同同事,也会出现沟通障碍。

一旦出现问题,他们要么伤害自己,要么伤害他人。

2.长期忙碌,极少参与孩子成长的父母

鉴于如今的生活压力,很多父母为了生计天南海北奔波,他们认为只有给孩子提供较好的物质条件,有机会让他们涨见识,让他们上学,就是称职的父母。

但是,父母长期不跟孩子一起生活,就会错过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比如孩子第一次参加学校活动时的忙碌,孩子第一次登台表演时的紧张,孩子第一次受表扬时的喜悦,孩子被校园霸凌时的委屈无助。

这些真真切切同孩子一起面对,一起经历的场景,是一个电话,一个视频,一条微信远远感受不到的温情。

当孩子的一次次喜悦和成长,你都没有参与,孩子会逐渐失去同父母分享心情的主动。时间一长,他们也会觉得整个成长过程都是自己在唱独角戏。

于是,独角戏唱着唱着就习惯了,习惯了自己一个人既是主角也是观众,没人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

怎样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3.对孩子过度保护的父母

父母对孩子有天然的保护欲,但生活中不乏有对孩子过度保护的父母。他们为孩子打理好一切,将孩子隔离在现实世界的真空里。

这些孩子大多性格单纯简单,容易相信别人,缺乏对世界,对人性,对人生真实的理解和感悟,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思想,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极易受身边人的想法所左右。

因此,当身边亲近的人对他们灌输一些蛊惑人心的想法,或者用一些偏激思想对其洗脑时,他们极易受其摆布和左右,在泥沼中沉沦下去,最终扛不住而粉身碎骨。

怎样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07

普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我以为,所谓的健康成长不是给孩子锦衣玉食,不是过度补充各类微量元素,不是要求孩子百依百顺,感恩戴德,也不是将孩子围在家人构筑的水晶屋里,不受一丁点伤害。而是,在保障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家长们,应拒绝眼盲,心盲,耳聋,以倾听者的角度去聆听孩子的诉说,以观察者的角度来察觉孩子的喜怒哀乐,以朋友的角度来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以父母的角度给出适量建议。

因为,一个健康,包容,通畅的沟通环境,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jp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