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产后出现这些症状时,您可能抑郁了
最近韩国播出了一步电影“82年生的智英”,这部电影的女主角金智英是一个出生于1982年的普通女人,既是某个人的女儿,也是某个人的妻子、同事和母亲。
但是她的丈夫发现自己的妻子、30多岁的平凡女性金智英不知从何时开始,像是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的妻子生病了,由此展开的一系列故事及回忆。

这部影片自播出以来就引发了极大的争论。
而在现实的社会中,像金智英这样的人有很多。
很多人可能自己生病了也不会发现,只以为自己暂时情绪不好。

在现在这个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但是人们的心理疾病越来越频发。
近年来,经常会出现谁谁谁抑郁症自杀的新闻报道,这让人们对抑郁症越来越重视,而还有一种抑郁症发病率极高——“产后抑郁症”
平均9名新妈妈中就有1名患有“产后抑郁症”。
而“产后抑郁症”不仅会影响妈妈,严重的还会危害到宝宝。
济南市某小区内,一名30多岁的产妇在凌晨3点左右的时候,抱着刚出生4个月大的儿子从19楼一跃而下。家人凌晨3点多发现产妇和孩子不见了,以为下楼遛弯去了 ,结果在5点多的时候才在单元楼二楼发现,此时孩子与产妇都已经死亡,据邻居说,4个月大儿子是家里的二胎,产妇疑似患有产后抑郁症。
而类似的报道近几年也越来越多。
那么到底什么是“产后抑郁症”呢?
婴儿的出生会引发一连串强烈的情绪,从兴奋和喜悦到恐惧和焦虑。 但这也会导致您可能无法预期的事情-沮丧。
大多数新妈妈在分娩后都会经历产后“产后忧郁症”,通常包括情绪低落,咒语哭泣,焦虑和入睡困难。 “产后忧郁症”通常在分娩后的前两到三天内开始,并且可能持续长达两周。
但是,一些新妈妈会经历更严重,更持久的抑郁症,即产后抑郁症。 极少数情况下,分娩后也会出现一种极端的情绪障碍,即产后精神病。
产后抑郁症不是性格缺陷或弱点。 有时,这仅仅是分娩的一种复杂情况。

那么“产后抑郁症”有哪些症状呢?
持久的情绪低落或情绪波动剧烈
易流泪和哭泣
对婴儿健康过分焦虑;自责,担心不能照顾好婴儿
不想和朋友家人在一起
食欲不振或进食过多
无法入睡(失眠)或睡眠过多
极度疲劳或能量损失
对过去喜欢的活动没有兴趣
强烈的烦躁和愤怒
担心你不是一个好妈妈
绝望
一文不值,羞耻,内或不足的感觉
清晰思考,专心或决策的能力下降
躁动不安
严重焦虑和惊恐发作
伤害自己或宝宝的想法
反复想到死亡或自杀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1.生物因素
(1)内分泌因素 分娩后,体内激素(雌激素和孕酮)急剧下降可能会导致产后抑郁。 甲状腺产生的其他激素也可能急剧下降,这会使您感到疲倦,迟钝和沮丧。
(2)遗传因素 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
(3)产科因素 产前心态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相关,产时、产后的并发症、难产、滞产、使用辅助生育技术、第一产程时间长、阴道助产、手术等均会给产妇带来紧张和恐惧,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激增强,诱发产后抑郁症。
(4)躯体疾病因素 有躯体疾病或残疾的产妇已发生产后抑郁,尤其是感染、发热时对产后抑郁的促发有一定影响。再有中枢神经机能的易感性,情绪及运动信息处理调节系统(如多巴胺)的影响,可能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关。
2.社会心理因素
产妇人格特征、分娩前心理准备不足、产后适应不良、产后早期心绪不良、睡眠不足、照顾婴儿过于疲劳、产妇年龄小、夫妻关系不和、缺乏社会支持、家庭经济状况、分娩时医务人员态度、婴儿性别和健康状况等等,均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该如何治疗“产后抑郁症”呢?
1.心理治疗
(1)支持性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疗法又称支持疗法。是指在执行医护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合理的采用劝导、鼓励、同情、安慰、支持以及理解和保证等方法。
(2)人际心理治疗 这项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急性期发病,旨在缓解抑郁症状,改善抑郁患者的一些社交问题。
(3)音乐疗法 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中最受患者欢迎的一种,莫过于音乐疗法。
(4)焦点转移 如果产后的确面临严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问题棘手难以解决,不要让精力总是集中在不良事件上。所以要适当转移自己的注意,就是一种转移法,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关注自己的喜好,不仅思维上转移,还可以身体力行参与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动。
(5)行为调整法 鉴于女性生产后不适于做剧烈的运动,但一些适当放松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静的画面、听舒缓优美的音乐等等。
(6)倾诉宣泄法 找好友或亲人交流,尽诉心曲,大哭一场也无妨,尽情宣泄郁闷情绪。
(7)角色交替法 别忘了虽然已为人母,但仍是老公的娇妻、父母的爱女,谁也不可能只做24小时全职妈妈,所以要给自己换个角色享受娇妻爱女的权力。
(8)自我鼓励法 自我欣赏,多看自己的优点,多看事物的好处,多想事情可能成功的一面。
(9)自我实现法 生儿育女只是女性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但决不是惟一的方式,所以不要忘了还有其他自我实现的潜力和需要。也许趁着休产假的时间还能关注一下自己有擅长的事业,等产假结束会有改头换面的新形象出现。

2.药物治疗
(1)抗抑郁药物
(2)激素
3.物理治疗
(1)颅微电流刺激疗法
(2)电休克治疗
(3)其他 研究显示中医穴位按摩可改善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运动疗法、亮光治疗、音乐治疗、饮食疗法等也可用来辅助治疗产后抑郁。

那么该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呢?
1.加强围生期保健
利用孕妇学校等多种渠道普及有关妊娠、分娩常识,减轻孕妇对妊娠、分娩的紧张、恐惧心情,完善自我保健。
2.密切观察
对有精神疾患家族史的孕妇,应定期密切观察,避免一切不良刺激,给予更多的关爱、指导。
3.充分关注
分娩过程和疼痛对产后抑郁有较大影响,尤其对产程长、精神压力大的产妇,更应给予充分关注。
4.心理疏导
对于有不良分娩史、死胎、畸形胎儿、孕期情绪异常等高危因素的产妇,应给予她们更多的关心,及早进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