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无故高烧、说不清的肚子痛、尿尿总喊痛,别忽略!

文 / 北欧三宝妈
2020-04-22 18:19

科学有趣有美丽,

这几天,我一直在聊妇科疾病嘛。

既然这个话匣子打开了,那就让我们继续放飞自我吧。

有很多妈妈心急如焚地给我留言,说自家的宝宝也中招尿路感染了,去医院用了抗生素,却还是经常反复,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由于婴幼儿对尿路感染的病原体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十分常见的儿科疾病。

尿路感染,顾名思义,就是排尿系统的细菌感染。

UTI的病原体包括尿路致病的大肠埃希菌(73%)、肠球菌(9%)、变形杆菌(8%)、假单胞菌(4%)和克雷伯菌(2%)等。

据统计,约6.6%的女孩及1.8%的男孩在6岁之前,曾至少感染过一次尿路感染。

儿童尿路感染通常很容易治疗。

但如果不及时治疗,这些病原体往往沿着尿道上行,可到达肾脏,从而引起膀胱炎,肾盂肾炎,会引起肾功能损伤;

到了成年,会发展为高血压和肾衰竭等。

后果还是非常严重的。

但是,由于小宝宝们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哪里不舒服,得了尿路感染,很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是单纯的感冒发烧,而耽误了治疗,酿成大祸。

因此,深入地了解儿童尿路感染的知识点,对于家长来说,非常有必要!

01

宝宝无故高烧,千万别忽略尿路感染!

这是最最最最容易被忽视的高烧起因。

尿路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体温可达40℃以上。

婴儿尿路感染时,会出现高热、抽搐、呕吐、腹泻等症状,因此常做为感冒进行治疗,不过最后也都好了。

部分小婴儿出现拒食、溢奶,甚至体重不增等;

也有部分患儿可没有明显症状,仅表现为尿检异常。

当然,最细心的还是要数我们当妈的了。

当你注意到孩子总是在排尿时哭闹,或排尿的味道与平时不同、有点腥臭,或排尿次数增多等症状后,用杯子取尿液观察,发现孩子的尿混浊。

那你就要警惕孩子是患上了尿路感染。


2~3岁的患儿除高热、呕吐外,也有胸痛的症状、排尿次数增多、排尿时哭闹,持久易怒。

大小孩更多表现为下腹痛、尿频(小便次数超过平时的次数)、尿急(一有尿意就急着要小便,每次尿量不多)、尿痛(排尿时小便口有烫感,或明显的疼痛)、尿失禁;部分有血尿、尿液混浊、尿液异味等。

还会出现乏力、发冷,食欲下降、脸色不好等症状。

如果孩子耻骨或腰部痛、侧或背部疼痛(肾的位置),也应该怀疑是尿路感染,并很可能已经发展为急性肾盂肾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