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微量元素补充大讲堂(一):发育小帮手,维生素D的补充
维生素D补充的方法





婴儿的生长发育,尤其是骨骼的发育需要钙,钙由食物如母乳、牛乳中提供,但钙的吸收和利用又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如果宝宝的食物中提供了足够的钙而身体里的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钙的吸收和利用就不好,同样会导致缺钙。

缺钙就会发生佝偻病(俗称软骨病)。可见维生素D对宝宝健康的重要性。宝宝每天需要获得400u的维生素D才能保证体内钙的吸收利用。但是婴儿的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一般远远不足,即使母乳很充足的母亲每天分泌700毫升母乳,那么也只能供应宝宝70u的维生素D,远远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

牛奶每100毫升仅含维生素D0.3~0.4u,一个鸡蛋黄也只含20~25u维生素D。因此,每个婴儿都处在维生素D不足的条件下,如果不额外补充,势必造成宝宝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既然食物不能满足婴儿对维生素D的需要,婴儿还可从另外两个途径获得维生素D:一是晒太阳,二是用维生素D制剂补充。太阳中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在皮肤上,可在皮肤中产生维生素D,但是由于紫外线穿透能力低,所以隔着衣服、玻璃、塑料薄膜晒太阳取暖并不能产生多少维生素D。

再则,早晚日光照度差,紫外线量也不足;空气污染重也造成紫外线不足;冬春季由于气候寒冷,宝宝穿衣多,日照普遍不够,所以,对婴儿来说,由阳光的紫外线照射获得的维生素D也是很少的。

那么,只有通过服用维生素D来补充了。目前维生素D制剂是维生素AD滴剂(俗称鱼肝油)。从宝宝出生后2周、早产儿从出生后一周开始,补充维生素AD,剂量是每天2~3滴,分1~2次喂服,要不间断。

即使患病时也要坚持喂服,这样可避免患佝偻病。如果当地的牛奶或服用的配方奶粉中已强化了维生素D,可适当减少喂服维生素AD的量。这样,婴儿的骨骼才得到充分生长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