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出生后,如果要哺育牛奶,观察婴儿是否对牛奶过敏

文 / 高了高
2020-11-16 08:28

达达今年三岁,平时活蹦乱跳。不知为什么,近几个月来,感冒一直无法根治;尤其夜晚咳个不停,令爸妈无法安眼。不但如此,早上起来,不停地流鼻水、打喷嚏,还一直揉眼睛。五岁的族蕨最怕冬天了,气候一转凉就喘,呼吸声咻咻作响,好像随时可能喘不过气来;皮肤也一直发痒,手肘、腿窝、肚皮抓得都快流血了。像这样的症状,医生常诊断为过敏。什么是过敏呢?照字面上来说,就是过度敏感的意思。

一般人接触到或吸人后无所谓的东西,在这些有过敏体质的人身上,就会发生打喷嚏、咳嗽、喘,痒等过敏反应。这些引起过敏疾病的东西就叫做过敏原。过敏原有哪些呢?例如:灰尘、霉菌、花粉、羽毛、蟑螂及某些食物,都可以引发人类一连串的过敏反应。此外,空气中的污染物质、食品中的化学添加物和妇女的化妆品,都有可能引起过敏疾病。过敏会不会遗传?会的!儿童过敏和遗传的关系密切。

据医学研究报告显示,有些父母虽只有轻微的过敏性鼻炎,然而子女却可能因此患有严重的气喘病。但父母也不用太自责,事实上,百分之二十的人都有过敏体质。家有过敏儿实在令人伤脑筋,老是喘、老是咳,有些妈妈甚至不敢再怀第二胎了。其实,有过敏体质的父母,可以在产前及婴儿阶段做一些防范措施,以降低下一胎的过敏发病率。首先,母亲必须知道自己的过敏原有哪些?

在怀胎期间,周围环境要清理干净,并严格避免接触到这些过敏原,尽量减少过敏疾病的发作。其次,婴儿出生后,最好哺育母乳六个月,如果一定要哺育牛奶,必须观察婴儿是否对牛奶过敏,一旦有过敏现象,必须更换为豆奶或其他低过敏性奶粉。自婴儿六个月后才可添加副食品,初期以低过敏性食物如米粉为佳,以后每加一种副食品,最好观察二~三周,婴儿若出现皮疹、咳嗽、喘、流鼻水的现象,则要不心这些食物可能会是孩子的过敏原。

父母常问:这种疾病能不能“断根”?能不能根本治疗?医生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事实上,过敏疾病可分成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和某些中度的过敏儿,在发作时期由医生用一些抗过敏药剂,就可消除过敏症状。最重要的是,父母要照顾自己的孩子,使他远离过敏原,以减少发病的次数。只要发作次数不太频繁,孩子长大以后,由于体内免疫系统日趋成熟,大多症状会改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