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产科刘兴会发出提醒:秋冬是这类孕妈的一道坎!防治关键在于…

文 / 四川名医
2020-11-18 08:40

从事产科三十多年,作为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主任,刘兴会教授守护过无数妈妈孕育新生命的全程,也曾亲手托着无数小宝宝降临人间。不过,她也见证过一些宝宝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来到人间的憾事。

生命之路的起点,看似鲜花铺路,却很少有人知道它也铺满了荆棘——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产后血栓……危险的产科并发症,稍有不慎就就威胁着胎儿和妈妈的生命。

“ “眼下秋冬季节,是产科危象高发的一道坎!重视早期识别、科学管理,很多悲剧本来都是可以避免的。”刘兴会教授提醒孕妈们。”

如今,38岁的孕妈李念(化名)第二次怀孕已经满8个月了,用刘兴会教授的话来说,这一次已经是“胜利在望”。而上一次怀孕,她在6个月时失去了腹中胎儿,连她自己都差点一脚踏进了鬼门关……李念在金融业供职,忙碌的工作让夫妻俩一直无暇顾及“造人”大计,一直到她已经升到高管级别,才把要宝宝提上日程。尽管怀了孕,但李念在工作上仍然冲锋陷阵、不甘落后,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她查出了妊娠期高血压。随着孕期的增长,李念也感到身体越来越吃不消:血压高、头晕头痛、视力模糊、蛋白尿……虽然医生一直在极力为她控制病情,但最糟糕的情形还是发生了:怀到6个多月时,胎儿出现了停止发育,她自己也出现了胸水、腹水等严重的妊娠中毒症状。“如果继续妊娠,孩子就算能出生也可能发生早产、脑死亡,你自己也可能陆续出现失明、多器官衰竭,母子都有危险,还是终止妊娠吧……”在医生的劝说下,李念不得不接受了宝宝“胎死腹中”的现实。

说起李念这次未能成功的孕育,刘兴会教授难掩语气中的惋惜,“她的情况,就是属于比较典型的集几种妊娠期高血压的诱发因素于一身:高龄孕妇、工作压力又大,这些不利条件都不是不能预防、不能改变的,所以确实有些可惜。”

刘兴会教授解释,除了遗传的原因外,年龄是妊娠期高血压的一个患病高危因素,初次怀孕在18岁以下、35岁以上的孕妇更容易患上妊娠高血压;而精神压力会导致孕妇体内一系列激素水平的异常变化,加剧血管收缩,也会助力妊娠高血压的形成。除此之外,秋冬季节的到来也对高血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寒冷空气的刺激会使血管加剧收缩,连健康人的血压都会普遍有所升高,孕妈就更不例外了。

“ 李念的这个例子也给大家敲了一个警钟,我真心地建议有要孩子打算的女性:一是尽量还是要早生,争取在30岁左右就完成这件大事,最迟也不要超过35岁‘高龄产妇’的门槛;二是孕期一定要注意休息减压,工作固然要抓,但生育安全更不能忽视。”

一年后,李念调理好了身体,再次怀孕。这一次,她从孕期之初就在刘兴会教授团队的严密指导下精心管理,妊娠期高血压的各种症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目前已经怀到了8个月,孩子最终健康出生的几率已经很大!

这一次,她都做对了哪些事?刘兴会教授介绍,预防妊娠期高血压,一定要孕妇与医生全心全意配合,将以下几项干预措施贯彻到位:

第一注意年龄

还是刘兴会教授反复强调的,尽量不要进入“高龄”阶段才生育,可以大大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几率。

第二警惕压力

孕期一定要注意减压,心情保持轻松舒畅。“还是希望全社会都能理解孕妈在这个特殊生理阶段的现实需求,为孕妈营造一个轻松的职场环境。”

第三重视体重管理和营养管理

怀孕后一定要做好体重管理和营养管理,太胖或太瘦都对胎儿不利。体重管理:BMI在18.5~24.5之间,是女性最适宜怀孕的体重,怀孕前如果过瘦就先增肥,过胖就先减肥,达标后再怀孕是最好的。营养管理:很多孕妈都被“一人吃两人补”这个观念给误导了,天天各种大鱼大肉地吃,或者长辈各种劝着吃,孕期体重疯涨三四十斤,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巨大儿……各种问题接踵而至。“怀孕不是生病,而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孕妇的营养原则是应该多补充优质蛋白质,适量碳水化合物,可注意补充肉类、坚果、牛奶等,同时也要注意限制油脂的摄入量。”

第四注意保暖

秋冬时节注意保暖,减小冷空气对血管的刺激出门不仅要穿够衣服,还可以戴帽子围巾,注意对头颈部的保暖。

第五适量运动

孕妇也应该多运动,不要老坐着、躺着休息。如果之前有运动习惯的孕妈,怀孕后日常运动也可以坚持下去,只需要把运动量减到原来的1/2~2/3即可。比如以前游泳300米,怀孕后游150~200米就可以了。

第六规范用药

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高危人群,或者已经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妈,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不要因为害怕药物影响胎儿等原因就不用药、任病情发展,对妈妈和胎儿都没有好处。

刘兴会教授领衔的华西二院产科是国家首批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我国西部围产医学中心,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及转诊中心,全国规范化助产士、国家母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中心。产科亚专业母体医学、胎儿医学、普通产科发展迅速,医疗技术及水平均位居全国前列。↓↓↓

母体医学:承担了全国围产期危急重症预防、指导及治疗工作,具备国家高水平的危急重症诊治能力。● 胎儿医学:我科联合小儿心血管、小儿外科、产前诊断中心等建立了胎儿医学平台,对多种胎儿宫内疾病进行诊断和处理,达国内先进水平。● 普通产科:着重围绕围产期保健、围分娩期管理等,居国际先进水平。并设有LDR一体化产房及特需病房,满足孕产妇个性化需求。

△点击图片直达医生科普工作室「诊途」是四川名医100%原创打造的全新精准寻医产品,汇集了华西医院、省医院在内的四川一流名医及其团队,全方位展示其所擅长的疾病亚专业,包括最新的医学信息、专家团们最新的坐诊动态,帮助你找对医生,找准医生。

「诊途」今年将倾力打造100个名医科普工作室,邀请名医及其团队带来最权威、科学和专业的健康科普知识,所有疾病知识都将由名医团队审核发布。

本文为「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原创,未经授权禁止全文或部分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028) 8129 183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