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这16个常见的哺乳误区,你中了几个?赶紧自查并纠正!

文 / a育儿急送
2020-11-30 08:48

母乳是世上最好的婴儿食品,然而不少妈妈在坚持母乳喂养的同时,却总是受困于一些所谓的“经验之谈”。看下文↓↓,这些哺乳“禁忌”都是错的!别再信了

误区1 :哺乳前要用消毒湿巾清洁

宝宝适度接触乳头上的细菌,其实有助于孩子免疫系统发育成熟,预防各种过敏性疾病!!!

更何况,消毒湿巾中残留的杀菌成分,也可能给宝宝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应该避免。

正确做法:

哺乳前,可以不擦或只需用温热毛巾擦擦乳房就好。

误区2 :初乳要挤掉

有人觉得初乳颜色偏黄,也比较粘稠,看上去脏脏的,就直接挤掉,不给宝宝喝。

实际上“初乳赛黄金”,营养成分丰富,有助于增强宝宝的免疫力,也是最适合新生儿消化吸收的食物。

正确做法 :产后尽早让宝宝吸吮,有助下奶,初乳一定要喂给宝宝

哺乳误区3:产后奶水少,就得喂奶粉

初乳本身量少色黄而刚出生宝宝的胃小,每次只要吃一点奶水就够了。 出生后7天,宝宝的胃会一点点变大,胃口也逐渐增大,妈妈的奶水自然过渡为成熟乳,奶量也会随之增加。

正确做法:产后几天奶水少是正常现象,会随着宝宝胃口增加而逐渐增多。

只要足够宝宝吃,完全无需额外喂奶粉。过早喂养奶粉将会增加宝宝牛奶蛋白过敏的风险

误区4 :总觉得孩子吃不饱

有一种饿是妈妈觉得你饿,孩子吃没吃饱,一看精神,二看尿布,三看体重增长。

孩子吃奶后有满足感;或者开心玩耍或者酣然入睡,每天换6-8次很湿的尿布,排大便2-5次,抱在怀里活到他一天天变长变重,眼神里越来越有内容,皮肤有弹性,小鲜肉结实,就行了。

正确做法:母亲的奶水是否充足,孩子最有发言权。

误区5:额外给宝宝喂食

母乳中有干货,也有水分,能够完全契合宝宝的需求。因此不需要用奶瓶额外喂水、喂果汁或者蔬菜汁。除此之外更不要给宝宝喂所谓强身健体的中药汤,会造成宝宝的肝肾损伤。

正确做法:母乳喂养6个月内宝宝可以从母乳中获得充足的水分,不需要额外补充水分。

误区6 :过于迷信“标准”

不少妈妈看了很多育儿书,一旦发现宝宝的情况有些许不同,就心急如焚。其实,孩子的食量天生有别吃奶的速度也有快有慢,没有人权规定孩子必须间隔多长时间才能哺乳。

正确做法:顺其自然,找到你和宝宝之间专属的喂养节奏。

误区7 :喝月子酒来催奶

无论哪种月子酒都含酒精,即使是煮沸也有残留。酒精可以通过妈妈乳汁进入宝宝体内,严重损害宝宝的身心发育。而且,酒精会抑制催产素的分泌,可能导致奶水减少。

正做法:在哺乳期,妈妈应尽量远离所有酒精。

误区8:喝浓汤,有营养又催奶

不少产妇每天喝各种炖着浓浓的鸡汤、骨头汤、猪蹄汤,觉得有营养又催奶。实际上这些乳白色的浓汤,只不过是脂肪被蛋白质包裹后的乳液而已,不但不利于身材恢复,还容易导致堵奶。

正确做法:如果哺乳妈妈们爱喝汤,要选清淡、少油、少盐的汤。

误区9:乙肝妈妈不能母乳喂养

只要新生儿在出生后12小时内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 )和乙肝疫苗的注射,就能获得很高的保护率,被传染上乙肝的可能性很小。

正确做法:只要做好预防措施,仍然提倡乙肝妈妈母乳喂养。

误区10:生气时不能给宝宝喂奶

情绪不好时,妈妈们乳汁的量可能变少但不会改变乳汁的组成,乳汁本身的质量不会有问题,更不会有毒。

正确做法: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对身心和产奶都有益,但即使情绪不好,还是可以喂奶。不过照顾好自己也很重要。

误区11:哺乳期间不能吃某某食物

其实,除了酒精、含汞高的鱼和可能导致宝宝过敏的食物外没有什么食物是特别需要忌口的。但是,某些食物,比如辣椒、香料、部分蔬菜水果可能会影响母乳的味道,让宝宝不喜欢。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建议避免食用这些食物。

正确做法:在哺乳期,食物多样、均衡营养非常重要。除了少数需要注意的地方,家人能吃的,你也能吃。如果宝宝摄入母乳后湿疹、腹泻,妈妈就要反思自己的饮食了,吃了哪些特殊的食物,妈妈要适当控制。

误区12 :6个月后母乳就没营养了

无论何时,母乳都是有营养的。母乳的营养价值没有任何食物可以代替,哪怕是配方奶,也都是尽可能地模拟母乳的成分。只是随着宝宝的长大,需要更多的热量和营养;单纯液体的母乳无法满足。

权威建议:

国际母乳协会、世界卫生组织都推荐母乳喂养至少到1岁,最好到2岁。

我国卫生部建议:纯母乳喂养到 6 个月,然后在添加辅食的同时继续哺乳到24个月或以上(大家可简称为 6-24 模式),《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目标是实现 100% 母乳喂养。

我国营养学会:母乳喂养至少要坚持6个月,最好能坚持到2岁。在宝宝满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的同时,应继续继续母乳喂养。

误区13:感冒了不能给宝宝喂奶

普通感冒对哺乳没有影响,妈妈体内的感冒病毒抗体可以通过母乳传递给宝宝,从而增强宝宝对感冒的抵抗力。但是一些复方感冒药可能会影响母乳分泌,所以哺乳期妈妈不要自己乱吃感冒药,还是交给医生来选择。

正确做法:感冒了,完全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不过也要勤洗手、戴口罩。如果要吃药,请务必咨询医生。

误区14 :乳房按摩可以催奶

轻柔的按摩或许可以帮你放松精神,但对催奶真没什么用。乳腺炎时尤其要注意,如果做乳房按摩,不仅很疼,还会继发炎症,形成脓肿。

正确做法。

1)母婴皮肤接触产后20~30分钟将婴儿抱入母亲怀中裸露皮肤直接接触,是泌乳反射的原发刺激之一.

2)婴儿吸吮刺激是诱发泌乳的最强刺激,每天数次的反复刺激,必然会使乳汁愈来愈多。任何吸乳器、人工挤奶动作,都不能代替婴儿的自然吮乳。

误区15:乳腺炎不能给宝宝喂奶

轻微的乳腺炎和乳房胀痛,只需要排空乳汁(哺乳或者吸奶器吸出) , 并用热敷和冷敷交替使用,即可缓解。严重的乳腺炎,可能需要使用止痛药和抗生素,告诉医生你正在哺乳,医生会为你开出可以哺乳期服用的药物。

正确做法:

轻微乳腺炎并不应该停止喂奶,否则堵奶严重会加重病情。母乳本身并没有被感染,患病期间哺乳不会伤害婴

误区16:过度使用吸奶器

母乳喂养是按需生产,排多产多,排少产少。过度使用电动吸奶器,频繁排空,反而可能使产奶供大于需。如果使用不恰当,也会对乳头造成一定程度的磨损。

正确做法:吸奶器不能过度使用,每次吸奶的时间基本要和每次母乳喂养的时间相同,一侧10-15分钟左右,最好不超过20分钟。

提示:

要符合催乳、哺乳的需要,选择能养血增乳、疏肝通乳的食物

根据产妇乳汁分泌情况,在哺乳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凡大热、大燥、生冷、酸涩之物,易过敏的食物都要慎用。

乳母多饮水,多喝汤,乳汁分泌就多。因此,产后应早喝些红糖水,平日多喝牛奶豆浆和菜汤,乳汁缺少,应喝鸡汤、猪蹄汤、卿鱼汤等,多食以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品。哺乳期不可减肥缩食,可放开胃口吃。只要充分哺乳,体重是不会增加的。

妈妈要 根据婴儿的大便性质调整饮食

因为婴儿消化能力差,母乳成分发生变化时,婴儿的大便形状相应发生改变。

如:乳母吃了豆制品,胃肠胀气明显,婴儿胀气且大便稀黄水样,应停食豆制品;婴儿大便泡沫多且酸味重,与乳母进食过多甜食有关,此时要控制甜食;

婴儿大便呈油状且有较多皂块,则说明乳母进食脂肪过多,应控制脂肪摄入。

提高泌乳功能的产妇菜谱成分及营养特点:

1)海带炖肉:水发海带250g,五花肉150g,花生油40g,白糖50g,酱油20g,葱3g,姜3g,大茴香、鸡汤各适量。常规烹调。本品色红、鲜烂。含有丰富的肉蛋白质、脂肪。海带中钙、铁、碘尤丰富,可防治贫血、缺钙。

2)虾仁炒芹菜:芹菜200g,大虾干50g,熟猪油30g,料酒5g,葱3g,姜2g,味精0.5g,盐3g。此红绿分明.脆嫩清鲜。芹菜富含钙、磷、铁和粗纤维。可防治便秘和痔疮。虾还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可防治筋骨疼痛、全身瘙痒工其有通乳脉、下乳作用。

3)麻油炒素菜:豌豆250g,白木耳50g,马铃薯半块,香菇8朵,红萝卜1小块,黑芝麻油40g,香菜3g,盐3g,味精1g,清水适量。本品色鲜昧美。门木耳和豌豆富含糖、矿物质和维生素。木耳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酸性异多糖,又称“山珍”。因它有强精、补肾、润肺、生津、养胃、和血、强心补脑等作用,最适合产后体虚之人。豌豆还治乳汁不足。

4)鲫鱼蒸蛋羹:鲫鱼尾(约300g),鸡蛋约200g,清汤300g,料酒15g,味精lg,香油3g,葱4g,姜4g,酱油15g,盐适量。鲫鱼味道鲜美,肉质细嫩。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矿物质,极易消化,可健脾、利湿、益五脏、下乳。

5)、药膳催乳

中医认为,缺乳可分气血虚弱和肝郁气滞两型。气血虚弱者乳少而软,不胀,面色无华,主因气虚血亏,乳汁化源不足,治宣补气养血,佐以通乳。可用下方:炙黄氏9克,当归、川芎各6克,山药9克,通草4.5克,穿山甲6克,王不留行4.5克,水煎服,以蹄汤为引。

肝郁气滞型,主因精神创伤,情绪压抑,肝气不舒造成,乳少,胁胀满,乳胀,微热,脉缓,宜疏肝解郁,通络下乳。方剂用当归9克,川芎、白芍各6克,熟地9克,柴胡、青皮、花粉、漏芦各6克,枯梗9克,通草4克,白芷、穿山甲、王不留行各6克,水煎服,同饮卿鱼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