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健康:新生儿肺炎有哪些症状?新生儿黄疸分为哪几种?

文 / 微知健康
2020-12-19 18:23

新生儿肺炎

(1)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感染可以发生在出生前、娩出时及出生后,所以发病的时间不一。患儿的反应差,食欲不佳、吸吮无力、口吐泡沫,常有呼吸艰难、青紫等表现。有的患儿有咳嗽症状,有的则出现呼吸暂停。

大部分患儿肺部有细水泡音,但有部分小儿并无明显体征,需经X线检查才被证实。除根据病原体选用抗菌药物外,气急、青紫者尚需供氧,营养维持和保暖亦很重要。大部分患儿要住院治疗。母亲临产有感染或羊膜早破者,可酌情给新生儿用抗生素预防,新生儿有上呼吸道感染时应及时治疗。

(2)吸入性肺炎。是由于吸入羊水或胎粪引起的肺炎。胎儿在宫内或娩出过程中如缺氧会出现呼吸运动以致吸入羊水或带有胎粪的羊水。足月小儿及过期产儿相对较易发生这种情况。一般在出生后即有气急、青紫等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水泡音。胎粪吸入者较易并发气胸。病情轻者1~2天内症状即可减轻,重症会导致呼吸衰竭。避免宫内缺氧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若已有羊水或胎粪吸入,在刚娩出时应尽量将吸入物吸出。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因血清胆红素升高而引起皮肤及巩膜黄染,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1)生理性黄疸。在生后第2~3天起出现并逐渐加深,在第4~6天为高峰,第2周开始黄疸逐渐减轻。黄疸有一定限度,其颜色不会呈金黄色。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无明显的黄疸。若抽血测定胆红素,足月儿在黄疸高峰期不超过12毫克/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分升;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第2周内消退,小儿体温正常、食欲好、体重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2)病理性黄疸。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分升。黄疸较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黄疸减轻后又加深。有的患儿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有的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

出现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某种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应积极寻找病因。此外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引起死亡或有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所以一旦怀疑小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