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痔疮发作怎么办?这些办法对孕妈有用哦~
对于女性来说,怀孕期间确实身体负担会加重,除了母体提供营养物质给胎儿成长发育之外,还有可能会因为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而导致疾病发生,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痔疮。
很多年轻女性在怀孕期间,因为痔疮发作而就诊,特别是在怀孕后期痔疮可能发作较重或者频繁发作会让女性出现身体的不良反应。如果有这种情况存在,应该了解具体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改善,才能够防止痔疮形成影响正常生活。那么,女性怀孕期间容易得痔疮跟哪些原因有关呢?
1
经常便秘
女性在怀孕期间容易出现痔疮,有可能是长时间便秘引起。对于女性来说,有便秘情况都应该及时改善,很多女性在怀孕期间饮食方法不合理,加上内分泌因素的改变,有可能也会影响肠道功能,使食物的消化速度缓慢,在肠道堆积,加上肠道蠕动速度缓慢,便秘情况可能会出现。
在便秘的情况下,用力排便会增加肛门周围静脉压力,痔疮形成的可能性增高。因此,孕妇怀孕时应该注重饮食的健康,多补充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对便秘预防有利,不受到便秘的影响,自然痔疮的患病率会降低。
2
运动量不足
很多女性本身有痔疮在影响身体健康,到了怀孕期间更容易复发,这也是原因之一。在怀孕期间大部分女性运动量是不足的,而运动量不足可能会影响肛门周围静脉的循环。
本身有痔疮病史的女性由于缺乏运动量,局部的活动量过少,循环无法保持正常,都有可能会让痔疮出现。因此,本身有痔疮病史在影响身体健康,怀孕期间更需要注重身体的养护,一些必要的运动可以适当进行,可以防止痔疮经常复发对生活造成影响。
3
黄体酮增多
女性怀孕之后更容易出现痔疮,跟体内激素水平波动有关。女性在怀孕之后主要的特点就是黄体酮水平增高,而这种激素水平的升高会导致静脉血管弹性下降,静脉血管扩张,怀孕期间女性更容易出现痔疮。因此,女性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来调节身体,采取少吃多餐的方式来减轻直肠压力,适当活动也能够缓解痔疮。
4
子宫压迫
怀孕时很容易得痔疮,跟女性怀孕之后身体的变化有关。因为在怀孕之后子宫体积会逐渐增大,有可能会对邻近器官造成压迫,女性的盆腔压力增大,受到压迫之后静脉系统也会出现一些变化。
主要的特点就是静脉血管变得松弛,如果下半身的循环无法保持正常,痔疮的发病率也会增高。因此,女性怀孕之后想要避免子宫挤压让痔疮发病率增加,最重要的就是适当活动。
对于孕妇患痔应根据不同孕期、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处理办法。
如果病情较轻,痔疮脱出很小或肛门疼痛不很严重,主张尽量不用药物治疗,如有水肿可用食用蜂蜜加一勺白糖搅匀,外敷痔疮起到高渗、消肿、止痛的目的;如有便秘可嘱孕妇多食蔬菜、水果,必要时加用蜂蜜以保大便通畅,实在疗效不明显,也应考虑相对对妊娠影响小的中药通便治疗;因为大多数药物均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所以妊娠期特别是早期尽可能不要用药治疗。
妊娠的前3个月与后3个月因子宫的强烈收缩可引起流产或早产,此期间应避免手术,但中期如果患病较重,用药无效,患者痛苦异常才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应尽量不用抗生素,以免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即使这样,也要注意胎心、宫缩情况。
由于怀孕后常常加重痔疮,所以建议女性在孕前应该先治疗痔疮,特别是便后经常有脱出的患者更应该有心理准备,避免因疾病的痛苦给您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对于孕前轻微的痔疮,没有脱出史的女性,可以在孕期调整饮食、适量活动、劳逸结合、排便规律、心情舒畅,以减少痔疮的发作机会。
对于哺乳期的女性如果患了痔疮,也主张以保守治疗为宜,尤其是刚生产后,其痔疮主要是自然生产过度用力或剖宫产后体质虚弱导致突发痔疮或使原有痔疮加重,考虑到哺乳因素,尽量应保守治疗,且最好不口服用药,应以外用花椒盐水坐浴(一勺花椒,一勺细盐),或者消肿止痛的中药外敷,待水肿消后,痔疮自然缓解。
完
关注肛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