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症状】如何及早发现宝宝脑瘫的预警信号?家长必看!

文 / 畅谈育儿
2020-12-26 18:31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思思是个早产儿,出生后好几分钟才哭出声来,医生提醒思思妈妈,要注意宝宝是否有脑瘫迹象。妈妈很担心,脑瘫对我的宝宝有什么伤害呢?如何学会观察,及早治疗呢?

脑瘫是指由于出生前、出生时、婴儿早期的某些原因

造成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能落后及惊厥发作、行为异常、感觉障碍及其他异常。

尽管临床症状可随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成熟而变化,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康复治疗,其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能会更加明显。

哪些孩子有脑瘫风险?

胎龄42周;

出生体重

异常黄疸;

胎儿的哥哥、姐姐有严重病史/夭折者;

Apgar评分0-4;

产时感染;

高危产妇所生的新生儿:

如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力衰竭、大出血、贫血、休克或吸毒等;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坏死或胎盘功能不良等;脐带血流阻断:如脐带脱垂、压迫、打结或绕颈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哺乳困难、肌张力低下、拥抱等原始反射弱。

如果出现了以上情形,家长要引起重视,进一步观察宝宝。

宝宝有以下问题时,应当及时就诊:

到了年龄,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

许多老人觉得孩子晚开口很正常。但若到了12个月,还不开口,就要到医院做评估,排除脑瘫。不会走路、走路姿势异常也要引起重视。尤其是小孩五六个月时,被抱到桌上,看到足尖而非足底交叉的话,也可能是脑瘫。

用手不分左右,只会一只手去拿东西。面部经常会出现异样表情。出现节律性地吐舌动作。

不会坐也不会爬,或爬行时宝宝只表现为上肢活动,下肢没有伸屈交替运动。

面对脑瘫患儿,父母应当怎么做?

当发现宝宝有异常表现时,妈妈一定要及早带宝宝就医,尤其是高危儿(难产儿、早产儿、出生时窒息),有无异常表现也要定期就诊。

若能在生后3个月内超早期或出生后6一9个月内早期发现,并开始长期正规治疗,协调障碍程度较轻的患儿可基本治愈。此外,可以对宝宝采取强化主动运动的训练方法,如按月龄增长做相应的抬头、拉坐、翻身、坐、爬、站和走等运动,促进运动发育。

应在正规医院康复师的协助下,进行康复训练。

徐玲主任提醒:

脑瘫一定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从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看,发现越早,脑和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越大,治疗效果越佳。脑组织在一岁以内尚未发育成熟,还处在迅速生长阶段,而脑瘫的脑损伤也处于初级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所以这一时期的可塑性大,代偿恢复能力强,在这一时期进行康复治疗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