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孕妇进补时有哪些问题需要被注意?维生素能否过度摄取?
妊娠孕妇进补要注意
妊娠后月经停闭,脏腑经络之血皆注于冲任以养胎,母体全身处于阴血偏虚、阳气相对偏盛的状态、因此容易出现“胎火”。
怀孕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特别是现在,家家都希望自己的独生子(女)健康聪明。因而不仅对孕妇呵护备至,而且用各种补品来培育胎儿。孕妇需要营养丰富的食物,但如果滥用补品,则是有害无益了。
不要过多服用鱼肝油鱼肝油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适量服用有利于胎儿发育,防止孕妇缺钙抽筋。但如果鱼肝油量太大,服用时间长,就会刺激胎儿骨细胞,引来严重的骨畸形。还可引起胎儿血钙过高,造成大动脉发育障碍及智力发育迟缓。

有些孕妇为了使胎儿健康活泼,盲目地大量服用鱼肝油和钙质食品。这样对体内胎儿的生长是很不利的。因为长期大量食用鱼肝油和钙质食品,会引起食欲减退、皮肤发痒、毛发脱落、感觉过敏、眼球突出,血中凝血酶原不足及维生素C代谢障碍等。同时,血中钙浓度过高,会出现肌肉软弱无力。呕吐和心律失常等,这些对胎儿生长都是没有好处的。有的胎儿生下时己萌出牙齿,一个可能是由于婴儿早熟的缘故;另一个可能是由于孕妇在妊娠期间,大量服用维生素A和钙制剂或含钙质的食品,使胎儿的牙滤泡在宫内过早钙化而萌出。因此,孕妇不要随意服用过量鱼肝油和钙制剂。如果因治病需要,应按医嘱服用。

不要过量使用维生素
推荐的孕妇膳食,即可保护以免于发生维生素缺乏症。如果孕妇有哪方面的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如果超量使用维生素,其毒副反应对胎儿及孕妇都有害,如维生素E可使人出现疲倦、头痛、恶心和肌无力;维生素K可抑制凝血酶原的产生等。
桂圆、干荔枝之中含有葡萄糖、维生素等,具有补心安神,养血益脾的功能,但其性温太热,而孕妇往往阴虚内热,多吃可造成大便干燥、胎热,出现阴道流血、腹痛等先兆流产症状。
人参容易导致气盛阴耗,阴虚火旺,不仅对胎儿和孕妇无益,反而会加重妊娠反应、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促使流产。

另外,鹿茸、鹿胎膏、胡桃等温热大补之物孕妇也不宜服用。
孕妇体虚弱,怀孕以后出现少量阴道出血,腰酸或下腹部隐痛,气短懒言,苔薄,脉细滑无力,这是胎漏(西医称先兆流产)的症状,是气虚不能固摄胎儿而至,可用人参3克或党参15克,杜仲12克,仙鹤草、旱莲草各15克,白芍、炒白术、川断、菟丝子各9克,麻根30克,每日1剂煎服。
人参除有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安神作用外,根据药理研究,人参还可增强条件反射的强度,提高工作效力,减少疲劳,促进性腺激素的作用并增强性腺的机能,故可起到安胎的作用。“独参汤”就能补虚固脱,治疗休克,也可作为调补药品。
独参汤做法:人参9克,加水150毫升,隔水炖1小时,取汁每日3次,每次20毫升。第二天再加水100毫升,再炖45分钟,取法同上,参汁服完为止。
慎用人参
人参属大补元气之品,妇女怀孕后久服或用量过大,就会使气盛阴耗,阴虚则火旺,即“气有余,便是火”。服人参不当,易致阴虚阳亢。大多数人出现兴奋激动,烦躁失眠,咽喉干痛刺激感和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其发生机理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功能受到扰乱有关。这些不良反应其实就是阴虚火旺的表现。此外,服用人参过多可产生抗利尿作用,易引起水肿。
孕妇滥用人参,容易加重妊娠呕吐、水肿和高血压等现象,也可促使阴道出血而导致流产。
从胎儿来看,胎儿对人参的耐受性很低,孕妇服用过量人参有造成死胎的危险。所以孕妇不可滥用人参。
不宜服人参蜂王浆人参蜂王浆是人们熟悉的滋补品之一,具有增强体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改善机体内分泌功能,延缓衰老等作用。但人参蜂王浆中的人参成分药性偏温,又动血,加之蜂王浆成分可刺激子宫,引起宫缩,导致流产,对胎儿发育也有不利影响,因此孕妇不宜服用人参蜂王浆。

不宜过多服用营养药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妊娠期这些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增加,可保证胎儿生长的需要和维持母体良好的营养状况。在孕妇营养不足的情况下,必须适当地补充些诸如维生素、铁钙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但也不是说越多越好,如过多摄入,反而有损身体。如各种铁剂都有潜在的毒性,过量会引起铁剂中毒;大量维生素A可引起胎儿肾和中枢神经系统畸形、骨骼异常;过量维生素D可引起母体高血钙症,从而导致胎儿高血钙症,促进骨化;大量维生素C也会影响胎儿代谢;过量维生素K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核黄疸。由于孕妇对葡萄糖的耐受量减低,故大量的葡萄糖输入会引起孕妇和胎儿的高血糖症。如此可看出,孕期营养药的摄取要适度,最好从饮食中获取这些必需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