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肝救子却非亲生,被“抱错”还是“偷换”?乙肝究竟会不会遗传
2020年2月,28岁的江西九江青年姚策被查出患有肝癌,母亲许敏欲“割肝救子”却发现儿子并非血亲,而是河南驻马店的杜新枝所生,自己的亲生儿子则是杜新枝的儿子郭威。自此,“错换人生28年案”进入公众视野。
新闻来源:猛犸新闻
一年后的2月24日,原定开庭的姚策养母许敏一家起诉医院的案子延迟开庭,关于延迟的原因,则是该案疑点太多。2月25日,姚策养母@江西九江许敏 在微博发长文细述心路历程,并决心查明真相。 关于案件本身的社会争议,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我们不做主观的评判。接下来春雨君仅就本案当中的一些医学问题进行科普解释,比如乙肝究竟会不会遗传?什么是大三阳、什么是小三阳?乙肝患者身上为什么会有“小红点”?乙肝患者是否一定会发展为肝癌?“太长不看”版:
1.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占30%~50%
2.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是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最有效的方法
3.在母婴传播中,如果孕产妇是乙肝“大三阳”,则新生儿乙肝病毒阳性率会明显高于乙肝“小三阳”产妇分娩的新生儿
4.肝病患者身上的“小红点”,很可能是蜘蛛痣,蜘蛛痣与体内雌激素含量的增加有关,常见于肝病患者,健康人也可能出现
5.如果做好药物治疗或医学检测,注意生活习惯健康,乙肝病毒感染者是可以有效延长生存期的
乙肝是遗传病吗?
乙肝是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不是遗传病。但是,母婴传播是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 乙肝的传播途径有血液、母婴和性传播。如注射毒品,不正规的纹身、纹眉、穿耳孔、割双眼皮,共用剃须刀和牙刷,与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等都存在乙肝和丙肝的感染风险。此外,携带病毒的孕产妇可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母婴阻断:
对孕期乙肝病毒DNA载量>200000IU/mL者,提倡于孕期24~28周开始口服替诺福韦酯(TDF)或替比夫定(LDT)进行抗病毒治疗;
新生儿出生后(最好12小时内)立即予以乙肝免疫球蛋白10ug肌注,同时接受乙肝疫苗的常规程序0、1、6月接种。
其中,我国1992年开始推广乙肝疫苗接种,所有宝宝出生后都会注射;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上市时间要稍晚一些,约在1999年。单用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95%~97%。什么是乙肝大小三阳?
乙肝“大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阳性,乙肝病毒DNA复制活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需要及时治疗,避免密切接触。 而乙肝“小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大多数是由乙肝“大三阳”转化而来,传染性相对较低。 在母婴传播中,如果孕产妇是乙肝“大三阳”,则新生儿乙肝病毒阳性率会明显高于乙肝“小三阳”产妇分娩的新生儿。 因为“大三阳”产妇的传染性更强,病毒复制更活跃,因此对于乙肝“大三阳”的患者,不建议进行母乳喂养,也应尽可能避免进行口对口哺乳及亲吻等亲密接触。乙肝患者身上为什么常有“小红点”?
肝病患者身上的“小红点”,很可能是蜘蛛痣。蜘蛛痣是类似于蜘蛛形状的“小红点”,痣体中心为圆形或近似圆形的形状,痣体周围分布有辐射型的血管分支。如果用铅笔尖或火柴头压迫中间隆起的红点,可使蜘蛛痣及其周围分枝消失,去除压迫后蜘蛛痣又现。
乙肝是否可以治愈?
遗憾的是,目前乙肝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但抗病毒治疗可以成功地控制感染。在慢性乙肝感染者中,有15%~25%会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而过早死亡。在世界范围内,约80%的肝细胞癌病例由乙肝感染造成。编辑:春雨医生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0,23(1):后插9-后插32. 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0.01.044.[2]马丽娜.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J].医药前沿,2019,9(36):10-12.[3]熊辉,孙彦,杨梅.乙型肝炎“大三阳”与“小三阳”患者血清中HBV-DNA定量、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123-125.[4]王振坤.说说蜘蛛痣[J].肝博士,2019(05):44-45.[5]张小冬.正确认识和对待乙肝血清标志物大三阳和小三阳[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2):147-148. DOI:10.3969/j.issn.1671-4695.2008.12.116.[6]谭琼.中青年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健康需求及护理[J].安徽医药,2004,8(4):3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