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医·科室巡礼丨麻醉科:先进技术创新应用 特色诊疗造福患者

文 / 九派新闻
2021-03-10 00:38
时时新,日日新,创新发展,是一个科室前进的动力!近些年,我院麻醉科在技术上不断突破,创新应用前沿技术,造福患者。今天的《蓟医·科室巡礼》,我们继续关注麻醉科,了解他们的特色技术有哪些神奇之处!

神经阻滞术 高龄患者的福音‍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目前进入高速老龄化时期。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老年骨折患者的人数快速增长,特别是一些“80”、“90”后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如何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呢?

2021年1月22日,我院骨科一位91岁高龄患者,准备做髌骨骨折内固定术。为此,麻醉科全科进行了病例讨论,指出患者高龄,心梗支架置入病史,心功能不全,麻醉分级(ASA分级)Ⅲ级,手术麻醉风险很大。讨论决定:出于对老年患者脆弱心、脑等各个脏器功能的保护,在能够满足外科麻醉水平的条件下,遵循ERAS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优选使用神经阻滞技术,适当镇静,同时叮嘱在做好各项监护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患者保温。

患者入室常规监测后,刘营副主任医师亲自行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左侧股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术,待麻醉完全起效后,手术开始,因为患者行一侧下肢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干扰非常小,术中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非常平稳,而且因为支配膀胱的神经未被阻滞,围手术期也无需下尿管,既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又节约了医疗费用。

术后第一天随访,患者状态非常好,一夜未诉不适,患者家属握着刘营副主任医师的手连连说感谢,对我院医疗水平评价非常高。

在超声引导下行各种神经阻滞,是近年来新兴发展的一项技术,其优点:准确、安全、效果好!尤其适用于高龄患者的手术,对循环、呼吸系统干扰小,术后恢复快。作为一项新技术、新项目,我院麻醉科2020年派人员外出学习,积极引进,并很快运用于临床,已开展二百余例。目前已作为一项成熟技术,不仅为临床服务,更是麻醉科成为舒适化医学平台的重要手段,渗入到围手术期各个阶段,使麻醉科成为真正的围手术期医学科。

镇痛分娩 孕产妇的福音‍

医学上把疼痛分为十级,第十级被喻为难以忍受的痛,其中就包括分娩时的痛!

对于每位产妇母亲来说剧烈的分娩之痛,让新生妈妈们深感不安和恐惧,也导致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近年来,我国分娩镇痛的合理应用与实施成为降低剖宫产率的一个有效手段。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广、效果比较确切的方法为椎管内阻滞镇痛。分娩镇痛不仅是镇痛的手段,更是孕妇顺产失败转剖时,能够即刻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便利。我院目前主要应用的是连续硬膜外的脉冲式自控镇痛泵,用药量少,对母婴影响小,极大提高了分娩期的安全性。

一天凌晨2点,我院产房助产士打来电话,有产妇要求镇痛分娩,值班麻醉医生立刻来到待产室。这时产妇小李已提前做了20分钟的胎心监护,宫口已开大两指,正躺在床上疼得大喊大叫:“我受不了了,腰都快疼断了,快点给我打除痛吧。”麻醉医生迅速仔细查看了血常规和凝血报告,详细询问其既往病史,与其家属沟通签署了分娩镇痛同意书,随后助产士将产妇推入分娩室,开通静脉、监护生命体征。麻醉医生顺利实施了椎管内操作,固定好硬膜外导管后推入镇痛药,连接脉冲式镇痛泵,并全程给予产妇持续胎心监护。约五分钟后,产妇疼痛明显减轻,已能正常交谈,几乎感觉不到疼痛并能够坐起来吃东西喝水补充体力;又过了大约三个小时,其宫口开全,在产科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好用力和呼吸,不到半个小时,随着清脆的婴儿啼哭声,一个漂亮的男宝宝顺利降生。产妇小李说:“打了镇痛以后,就感觉自己是从地狱被拉回到了天堂,用了无痛分娩,才让我有了勇气坚持顺产。”

我院开展分娩镇痛已十多年,2018年获批天津市首批分娩镇痛试点医院,并获得了“优秀试点医院”的荣誉称号。目前分娩镇痛率已由原来的10%提高到65%左右,走在了全市同行的前列。为更好的为患者提供舒适化医疗服务,我院麻醉科医生做到随叫随到、及时处理,使产房内医疗安全得到保障。同时建立了麻醉科、产科、助产、新生儿科多学科协作团队,使分娩镇痛不仅局限于产时镇痛,更是充分发挥了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作用,为广大孕产妇及新生儿保驾护航,也提升了我院诊疗体验的满意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