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得了艾滋病的老人会不会被传染?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提起艾滋病,很多人容易将其与中青年人联系在一起,但是却容易忽视老年群体也会患上艾滋病,据统计近些年来老年人艾滋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都造成不良影响。
艾滋病是一种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在发病初期以发热最为常见,同时患者伴随有盗汗、呕吐、腹泻、关节疼痛等症状,到后期会出现严重的艾滋病相关症状和体征,并且导致患者容易患上各种肿瘤和免疫系统疾病,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做好老年人艾滋病的预防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从流行病学角度来讲,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各个年龄段都会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是 15-49 岁的人群,艾滋病毒携带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乳汁等体液中都存在有艾滋病毒,其传播途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其一是通过性交进行传播,这也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包括但不限于不安全的同性、异性甚至是双性的性接触、滥交等,正常人在与艾滋病患者进行不良性交并且未进行防护措施的时候就很容易感染艾滋病。
其二是经过血液和血制品进行传播,如与艾滋病人共用针具进行静脉注射毒品、使用来路不明有可能携带艾滋病毒的血液或是血制品、和艾滋病人共用医疗注射器等行为都有可能导致普通人患上艾滋病。
其三是母婴传播,这也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传播方式,艾滋病患者在孕期可能出现宫内感染,分娩过程以及生产后的母乳喂养行为也可能导致胎儿感染艾滋病毒,对产妇和新生儿都造成巨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只要做好防护,日常照顾患者是不会被传染的。
艾滋病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都有发生的可能,老年人也不例外,大部分老年艾滋病患者是通过间接感染患上艾滋病的,老年人中该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其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变差,免疫功能和抵抗功能也逐渐下降,这就造成在接触到艾滋病病毒后感染的可能性加大,这就告诉我们虽然已经步入老年,依然应该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增强身体素质抵抗疾病。
其二是随着年龄变化老年人的生理机能也发生改变,尤其是老年女性,在经历更年期、绝经期后,老年女性的卵巢逐渐萎缩,雌激素的分泌量也不如以前,导致老年女性的阴道上皮变薄、萎缩、粘液分泌减少,在性交的时候容易受到伤害,也就加大了感染艾滋病毒的可能性。
其三是因为独居生活造成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以及缺乏家人的关心,导致部分老年人会出现寻找一个伴或是性交的冲动,由于老年人对于艾滋病的防范意识不强,并且性交对象的选择性少,在不洁性交后容易感染艾滋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