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怀孕7个月恶心呕吐,竟是肚子里藏了一个比胎儿还大的肿瘤!
“好样的,牛宝!”看着呱呱坠地的孩子,小苏(化名)笑中有泪道出肺腑之言。28岁的她怀孕至7月时发现肾脏长了一个瘤子,手术切瘤很可能影响腹中孩子,这让好不容易怀上孩子的年轻夫妻几近崩溃!
从寒风刺骨的冬天到暖风拂面的春天,在这2个月间,浙江省人民医院产科等多学科医护人员齐心协力,终于使一家团圆——一个可爱的牛宝宝来到人世。近日,新晋爸妈抱着来之不易的孩子,出院回家。
今年29岁的小金(化名)是重庆小伙,喜欢打拼的他已来杭务工多年。5年前,他机缘巧合结识了姑娘小苏,两人一见钟情喜结连理。然而,他们求子之路却未像爱情那样顺畅,一波三折,充满艰辛!
经历了2次自然流产,去年6月,小苏再次怀孕,小夫妻欣喜不已。鉴于上两次的“教训”,他们更加小心翼翼,让小苏安心居家养胎,然而不幸仍不依不饶。

图片来自unsplash
去年12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怀孕7个多月的小苏睡梦中突然被腰部的剧烈疼痛痛醒,还呕吐,吐完后觉得腹痛减轻,一度以为是吃坏了东西。但之后症状再次出现,夫妻俩觉得情况不妙,赶到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就诊。
检测报告如同晴空霹雳,医生告诉他们,日益隆起的肚子里除了有个娃,还藏有一颗炸弹!原来,从不体检的小苏肾脏上长了一颗瘤子!关键是这颗瘤子还在渗血,瘤体甚至比娃还大!顿时,他们陷入了痛苦、绝望之中,这孩子还能顺利降生吗 ?小苏一连几天以泪洗面。
“根据检查结果,这个瘤子考虑肾错构瘤,处理比较棘手。一般说来肾错构瘤体积多在2-3公分,而她这个瘤子已经出血,血肿大概13公分左右,继续妊娠期间瘤子随时可能出血,甚至导致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的可能。”泌尿外科专家在多学科会诊时坦言。
产科主任杨立伟表示:“瘤子很大,患者才孕28周,若处理瘤子导致胎儿早产,早产儿存活风险增加;先行剖宫产则就算成功救活孩子,由于孕周小,孩子的养育费用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杨立伟主任分析认为,目前其腹痛没有加重,可以放手一搏,严密监视下尽可能延长孕周,增加新生儿存活几率,毕竟这个孩子来之不易啊!放射科专家读片分析,也支持产科采取保守治疗。最终,专家形成共识,泌尿外科采取保守治疗,让孩子在医务人员的呵护下慢慢长大。

杨立伟主任(左二)正在查房(资料图)
“我们会有一个健康宝宝了。”得知专家们的决定,小夫妻一扫阴霾,十分开心。小苏入住产科病房保胎,医护人员多方面予以帮助。考虑到小夫妻经济拮据,又需要安静的养胎环境,产科护士长姚均贴心地给小苏安排了三人间,但尽可能不给其他两个床位安排病人,让她享受单间的待遇。小夫妻心暖暖的,很是感激!
“长期卧床制动的患者需要积极抗凝,预防静脉血栓,加上孕妇本身就处于高凝状态,长期卧床更加容易形成血栓!而另一方面小苏肾脏这个瘤子已自发出血,需使用促凝药物防止瘤子再次出血,一旦抗凝,势必加重出血风险。”抗凝还是促凝?是摆在产科医生面前的一个难题。权衡利弊,杨立伟主任决定暂不使用抗凝药物,而是通过物理预防及严密观察等方式来解决。
控制住肾瘤又尽可能不影响腹中孩子,难题不时出现,但在大家的齐心合力下,一个个难题及时解决。
时间一天天过去,小夫妻度日如年,战战兢兢;医生们也是小心翼翼,丝毫不敢懈怠,唯恐有什么闪失,致使“稳瘤保胎”计划付之东流。历时20天的住院保胎之后,效果不错,医生让小苏回家待产,门诊随访。“患者回家了,但一直保持着联系,即使春节期间也不敢丝毫放松。所幸,两个月的妊娠期还算平稳。”杨立伟说。
小苏终于足月了。把娃取出来时,要不要把腰部这颗“炸弹”一起除去?剖宫产手术前一天,产科、泌尿外科等专家又一次会诊,顾忌术中出血风险高且手术创伤大,大家选择了产后一段时间,再由泌尿科行腔镜微创治疗较为稳妥。2月18日,杨立伟主任和同事站上手术台,一个5斤6两重的女宝宝顺利诞出,被医生护士称之为坚强的牛宝宝。

目不转睛看着千辛万苦才得到爱的结晶,初为父母的年轻夫妻回顾来杭这些年的酸甜苦辣,感慨不已,“感谢医生护士,也让我们更加喜欢杭州这座有温度的城市”。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