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做好饮食预防和调理,远离妊娠期糖尿病
北京妇产医院曾做过一个10 万份病例的统计,结果显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18%。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和母体的伤害都比较严重,会增加流产、早产、难产的风险,也会增加孕妇日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国外一项研究数据显示,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在产后15 年内,发生2 型糖尿病的概率40%。
一般孕24 周左右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孕妇在检查前不要刻意调整膳食,以免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筛查的主要目的是早发现、早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孕妈妈们必须重视。
如果被检查出有妊娠期糖尿病,必须要合理调整饮食,建议如下。
1. 限制精制糖的摄入,如含糖饮料、糕点等都要禁食。甜度高的水果也要有所限制。
2. 进餐有规律,少食多餐。
3. 饮食均衡,每天摄入各类蔬菜、水果、肉类、奶类、蛋类、豆类等多种食物。
4. 主食粗细搭配,粗粮中的膳食纤维有利于延缓餐后血糖水平的上升。
5. 选用低脂肪的瘦肉类食物,如鱼类、瘦畜肉、去皮禽肉等。
6. 每天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B 族维生素可促进糖类代谢,铬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知识链接: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糖二代”妈妈,即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有妊娠糖尿病病史者。
有大于胎龄儿分娩史者。
多囊卵巢综合征者。
“胖妈妈”,严重肥胖者以及孕前体重大于90 千克者。
不明原因流产、死胎、胎儿偏大或羊水过多者。
高龄妈妈,年龄大于35 周岁的高龄孕产妇。
有巨大儿(胎儿出生体重≥ 4 千克)或畸形儿分娩史者。
作者:王旭峰 主编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