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最美妇幼人】区妇幼保健院——贾军恒
为全面展现北京妇幼健康系统精神风貌,弘扬广大妇幼人扎实工作、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今年5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了第二届“最美妇幼人”推选活动,房山区各医疗机构纷纷响应,积极参与。下面,就让小编带你走近身边这些默默奉献的平凡妇幼人,一起倾听他们的动人故事,汲取感动你我的精神力量……
现年58岁的贾军恒是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1982年从医学专科毕业,开始在基层从事妇幼工作,1989年调到房山区妇幼保健院从事女工保健工作,当时还叫妇幼保健所。那时候,贾军恒和科里另外两个人每天都要下到农村、工厂,为妇女普查妇科疾病,工作日检查,周六日再将检查出疾病的患者预约到所里看病。那时候没有多少一次性的医用材料,三个人就带着个大的蒸锅给器械消毒,一天要查一百四五十人。
女性疾病普查是妇幼健康领域相对简单的工作,贾军恒深知仅仅做好这些是不够的,她从没放弃学习提高,自己购买各种有关妇产科的杂志和专业书籍,利用周六日参加各种学习班、业务培训班。1998年,贾军恒到北京市妇产医院进修一年,2005年参加成人本科考试,考取了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正是得益于不断的学习提高,贾军恒在医院开创了很多手术,包括宫腹腔镜手术、盆底康复治疗、阴式手术(盆底重建)、宫颈环扎等等,一些手术甚至是房山区首例,贾军恒也成了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的“第一把刀”,深受患者信赖。
患者信赖的不只是贾军恒的技术,更是她对患者的那份发自内心的关怀。一位卵巢癌的年长患者,做了手术后,又做了化疗,如今定期到医院复查。在门诊复查过程中,贾军恒发现这位患者每次来心情都不太好,因为见的次数多了,便像个朋友一样关切询问。这位患者看到贾大夫的眼神,一下子哭了:“咱们认识这么久,您人特别好,我跟您说了也不会觉得寒碜。我们夫妻关系不是特别好,生病之后,爱人不愿照顾我。”贾军恒安慰她不要多想,先把病治好,心情好对疾病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患者的爱人陪着来的时候,贾军恒也会跟她爱人谈话,帮忙修复夫妻之间的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疏解,患者的心结慢慢解开了,变得开朗起来。后来患者的儿媳妇生了两个孩子,还专门给贾军恒报喜,每次来复查都是高高兴兴的,心情特别舒畅。
此前,还有一位患精神分裂症的孕妇到医院来生产,工作人员谁都不能靠近,一靠近孕妇就又哭又闹、又打又骂,这可牵扯到大人和孩子的安危啊!贾军恒想着女孩都爱漂亮,就拿了一条新的围巾,一边说着“好不好看”,一边慢慢靠近孕妇。看到孕妇没有敌视她,便继续搭话,“我把围巾给你戴上,怎么样?”给孕妇戴上后发现她没有抵触,借着话茬慢慢安抚她,孕妇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顺利分娩。
最近还有位37岁的高龄孕妇,子宫多发肌瘤合并腺肌瘤。怀孕后一直出血,间断腹痛,一直在妇科住院保胎,贾军恒特别关注,每日嘘寒问暖,深得患者信赖。待到快要生的时候,发现有胎盘早剥现象,患者坚决要求贾军恒给她做剖宫产手术,术中检查发现,因为多发肌瘤,子宫完全失去正常形态,下段切口部位有一巨大肌瘤,娩出胎儿后,子宫收缩极差,术中大出血,紧急输血后将肌瘤剔除,收缩逐渐变好,出血得到控制。做完手术后,患者躺在病床上,对贾军恒说:“太感谢您了,真是救了我一命!”
“不是患者疾病康复了,我就完成任务了,作为医生,既要解除病人的痛楚,更要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贾军恒把每一位患者都当成知心朋友来对待,与好多患者都保持长期联系。对于一些老患者挂自己的专家门诊,不管忙到多晚,都会给她们加号,尽可能地照顾。
贾军恒主任虽然身材很瘦,却是妇产科的主心骨,是科室医务人员心目中的“老大”,任何急救时刻,无论白天黑夜,一声求救,都能见到贾主任的身影。对于科内的同事,也关爱有加,同事有生病的,她都要到家里去看望。谁家里夫妻关系不好,闹矛盾,贾主任都去做调解工作。在科里人看来,贾主任不只是她们的领导,更是她们的知心大姐。
免责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