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血压日|高血压如何伤害身体?想要控制血压重要的是
在全民开始养生的年代
人人谈癌色变
但其实
杀死中国人的头号杀手不是癌症
是心血管病

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而心血管病死亡里
头号致死因素是常见的高血压

每4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高血压
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已有2.7亿人群患有高血压,成为了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
致死率高
但人群知晓率低
高血压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隐形杀手”了
更可怕的是它会引发
各种致命的高血压并发症

高血压怎样伤害身体
在“三高”、吸烟、肥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不可逆转的损伤持续积累加重
影响全身血液供应
逐渐造成器官组织结构改变甚至危及生命
心脏

心脏是推动全身血液循环的“血泵”。一方面,血压升高,血管变细,阻力变大,给心脏带来了额外的工作负担。心脏为了工作需要变得肥大,出现左心室肥厚;但随着高血压进展,心脏最终仍然不堪重负,出现心力衰竭,导致死亡。

另一方面,高血压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变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就是俗称的冠心病;心肌缺血也可引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可直接导致猝死,也会引起和加速心力衰竭,最终死亡。
临床数据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0mmHg,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升高31%。
脑

高血压同样会损伤脑血管。
如果脑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者脑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会使脑组织产生损伤,导致脑梗死,就是俗称的“中风”。
脑梗死引发的脑组织损伤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永久的。根据脑组织损伤发生的部位不同,患者的结局也不同:直接死亡、肢体偏瘫、失明、失语、失忆、读写困难、吞咽困难、行走障碍等,受脑部支配的一切功能都有可能发生障碍,或者彻底丧失。

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4到6倍。80%的脑梗死与高血压有关,其致死率是50%~60%,致残率是75%。
肾

肾脏是血液系统的过滤器,通过调节排出身体的水量和物质,可以起到调节血压、代谢有害物质的作用。

肾脏内部密集的小血管网很容易被高血压损伤,一旦肾功能下降,肾脏调节血压的功能受损,就会进一步使血压升高,进入恶性循环,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也就是尿毒症,有害物质和多余的液体在人体堆积,不得不靠持续透析延续生命,直至死亡。
生殖系统

高血压引起血管狭窄或堵塞,性器官供血不足,会导致性功能障碍。
在男性中,主要表现为勃起功能障碍;在女性中,主要表现为性欲减退、阴道干涩、无法高潮,影响患者性生活的满意度。

妊娠高血压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怀孕期间,因为母亲要负担自身和胎儿两者的血液供应,因此孕期高血压会对母亲和胎儿都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胎儿,妊娠高血压可导致胎盘血流不足,胎儿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因而出现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及死亡、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死产、新生儿窒息死亡等情况。
对于母亲,可引起胎盘早期剥离、心力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脑出血、肾功能衰竭及产后血液循环障碍等致命情况。
孕妇高血压病情越重,对胎儿的不良影响越大。
此外,高血压还可引起钙质流失,导致骨质疏松、骨折;或引起周围血管病,导致抽筋、跛行、消化不良等。
高血压常见的误区
错误1. 没有感觉,先不吃药
没有感觉不代表没有危害,等有感觉的时候往往已经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功能衰竭或肾功能衰竭等。

错误2. 高血压的症状就是头晕、头痛
高血压的症状不是只有头晕、头痛,出现这些症状时也该测测血压:心悸、胸闷、眼胀、视物模糊、脖子僵硬、记忆力下降、乏力。
错误3. 降压药一旦吃上就停不下来
虽然大部分情况是这样的,但是停不下来是因为您的血压需要药物控制,而不是降压药本身会上瘾。
错误4. 太早吃药,以后药物会无效
等拖到出现并发症,再有效的药也回不到过去。
错误5. 降压药一开始不能用贵的
一个普遍的错误认知是:“降压药一开始应该从便宜的吃起,如果一开始就吃高级的后面血压就控制不住了”。其实降压药的好坏,不以价格来区分,适合的就是好的。
…
虽然高血压是慢性病
但并不意味着高血压是老年病
事实上
高血压发病年轻化已经越来越普遍了
预防高血压要从现在做起!
04
高血压的预防
1、坚持运动:经常性的身体活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如健走、游泳、太极拳、家务劳动等,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
2、限制食盐摄入:高盐饮食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3、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使用烹调油,多吃蔬菜和水果。
4、少吃快餐:尽量在家中就餐,可利于控制脂肪、盐和糖的摄入量。
5、戒烟: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应尽早戒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