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聚餐时,最忌讳的是这一点!

01
不久前受父母之命和一位男士相亲,提前微信沟通我们相约下班后一起去吃饭。
男生先是问我喜欢吃什么,有什么不能吃的,然后给了我:中餐、西餐、日料、铁板烧等等的选项。
确定了我家和上班的地点之后,选择了我爱吃的种类,和离我家不算远的一个餐厅。

到了餐厅拿过菜单来,第一时间递给了我,然后询问了服务员特色菜是什么,让我选择。
期间还会提醒我,吃不吃辣,能接受香菜么等等,特别照顾我的口味。
一顿饭下来,丝毫没有让我感到尴尬,而是相谈甚欢,虽然最后没有成功在一起,但我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很多时候,都是细节展现了一个人的人品,而一起吃饭,是最能体现细节的场景。
能够在吃饭的时候,不但照顾了自己也照顾到你的人,总能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02
莫言曾经在《吃事三篇》中描述过自己在饭桌上遇到的尴尬。
莫言在一次和朋友吃饭期间,吃到一半的时候就去把账结了。
同桌吃饭的人都是富裕家庭出身,而莫言是农村出身,见不得一点浪费的场面。看到桌子上还剩下好多菜之后,又开始吃起来,想要消灭掉剩菜不浪费。
这时有人说:“瞧瞧莫言吧,非把他那点钱吃回去不可。”
莫言的脸上瞬间火辣辣的,好像挨了一个响亮的耳光。
那人接着说:“你们说他的饭量怎么会这样大?他为什么能吃那样多?要是中国人都像他一样能吃,中国早就被他吃成水深火热的旧社会了。”
找不到合适的话去反击,于是莫言默默的停下了嘴,一顿饭不欢而散。
后来的莫言想要改掉自己吃饭着急,吃相难看的问题,于是开始了细嚼慢咽,吃的温良恭俭让。
但饭桌上的一个人看了却说:“看看莫言那个假模假样的劲儿,好像他只用门牙吃饭就能吃成贾宝玉似的。”
旁边的人附和到:“人啊,还是本色一些好,林黛玉也要坐马桶的。”
后来的莫言开始不爱和大家吃饭,因为在饭桌上感受不到应有的尊重。
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总是能够周到地为别人着想,不会刻意为难别人,不会让人难堪。
这个就叫同理心,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上为别人多考虑。
吃饭本应该是一个舒适、放松的坏境,而不是一个充满了严肃色彩的环节。
在饭桌上懂得考虑别人的消费和饮食习惯,不去刻意的提起让人不悦的事情,是一种有修养的体现。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