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这个治小儿积食的方子流传了千百年

文 / 正安中医
2019-04-29 09:07

今天要聊的是积食

周末,我外婆炸了很多酥肉。炸酥肉呢,肉材最好是选用半肥半瘦的,炸的酥肉不会太柴又不会太油,面粉用花椒面、辣椒面等作料拌匀,把猪肉用面粉裹起来油炸,直接干吃又香又脆,也可以把炸好的酥肉上锅蒸,蒸酥肉加点葱花和醋,好吃的不要不要的,乡下酒席必备菜。

女儿嘴馋,玩一阵就跑回来抓一个吃,一不小心吃太多了。当天晚上就喊肚子疼,不吐也不腹泻,只打嗝儿,臭臭的嗝儿,外婆一看,赶紧找来一小块馒头,放在火炉上烤着,不时的翻面,我妈给我女儿轻轻的揉着肚子。外婆说,舅舅小时候总是吃撑了,每次吃撑后就给吃焦米焦面。米饭吃撑了就吃焦米,面食吃多了就吃焦面,肉吃多了就给吃焦肉。

舅舅也在一旁叫苦,说小时候吃了好多焦米焦面!

药食同源,这个治小儿积食的方子流传了千百年

说话间馒头烤的由白变黄,由黄变黑,最后就像一块焦炭,外婆用石碓窝把焦馒头舂成粉末,然后用温水给我女儿送服。

半个小时后,女儿的肚子开始咕噜咕噜的响起来,再过一会儿说要上厕所,拉出一堆臭臭的便便,拉完很快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起来活蹦乱跳的,完全忘记了昨天晚上的事情。

这些烤焦的食物为什么可以化积食呢?因为米面经过烘烤后,部分淀粉转化为糊精,比较容易消化吸收。

另一个原因是烤焦的碳化物可以像木炭一样吸收部分食物中的毒素(用木炭吸装修残留甲醛也是一样的道理)。

其实,焦米焦面不但可以化积食,还可以治胃病呢。最常见的是吃烤焦的馒头片。但是超市里卖的烤馍片大多是油炸的,是不利于肠胃健康的。烤馒头片时,最好用烤箱、木炭炉或铁锅里用文火烤,不加油,烤到焦黄,再配一点小米粥,又养胃又美味。

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位老中医每年的春节都要回农村老家去看一看,因为他是医生,所以每年他回去以后,三乡五里的街坊邻居都请老先生帮忙看看病。其中有一个小孩患有长期胃病,老先生从他七八岁时就开始给他治了,连着治疗了两三年。

老先生第四年回去没看到这个小孩,他就问周围的人那个小孩怎么今年没过来看病,他胃病好了吗?别人回答说好了。老先生问怎么好的,周围人说他们也不知道。

老先生知道那个小孩的病很难治,不会轻而易举地就好的。于是老先生让人把那个男孩找来了,问这个小孩病是怎么好的。男孩说他一个远亲让他吃一种药,吃完胃就舒服了。

其实那个小孩吃的“药”就是干馒头片,就是我们天天吃的馒头,把它切成一片一片的,放到锅里烤干就是干馒头片了。

老教授觉得很惊讶,他开的药里边也有这些焦香入脾的怎么就不能把这个病给祛了呢?分析来分析去,终于找到了原因所在。

小麦粉本来就是温性的,在里面放点碱,再发起来,就很容易消化。如再将它烤糊了,它就更温了,温胃散寒。

这件事其实正好符合了中医的一个理论叫焦香者入脾。

那个小孩长期体内有湿,当人体内有湿的时候,中医主张要用焦香的东西来健脾、化湿,比如说由湿邪引起的慢性胃炎,在临床上开药我们就要用到一味药叫焦三鲜。

它是用三种药组成的,就是把焦麦芽、焦神曲、焦山楂炒焦。尽量炒焦,不要太煳了,就用这三味药开胃、健脾、活血化瘀。

但是,烤馒头这一食疗法,必须食用1年以上才能治愈,而且只适用于胃寒型患者。

如属胃热型,症见胃脘灼痛,遇冷痛减,口干口渴,口臭便秘,舌红苔黄,脉数的患者,食用烤馒头犹如“火上浇油”,会使病情加重,因此胃热者不可使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