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过程中,你遭遇过“胎停育”吗?
意外怀孕让“避孕”成为热点;时过境迁,二胎政策开放以后,“备孕”又成为了热点。
响应优生优育的政策,积极备孕,彰显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然而,随着工作、社会压力的增加,备孕年龄的增大,身体素质的下降,备孕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怀孕以后也有很多人出现了胎停育。为什么?本文就来分享一下。

一、什么是胎停育?
指胚胎发育到一个阶段发生了死亡而停止继续发育的现象。也就是说在怀孕过程中,胚胎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停止发育。
二、胎停育的现象多吗?
据不完全统计,胚胎成功着床以后,发生胎停育的比例在20~30%左右。这个数字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了。

三、哪些原因可以导致胎停育?
1、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会影响胚胎的发育。
2、妇科疾病。
如支原体感染、风疹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等炎症;子宫肌瘤、宫腔黏连、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子宫问题;
黄体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等女性激素失调问题等。黄体功能不全者常伴有其他腺体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糖尿病、雄激素相对增多症及高泌乳素血症等,这些因素均不利于胚胎发育。

3、精子卵子质量问题。
精子的畸形和卵子的老化都会导致受精卵发育异常,异常的受精卵会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停育,这也是自然界优胜劣汰的一种表现。
4、染色体问题。
一般出现胎停做流产时,医生会建议可以考虑做一个胚胎的染色体检查。在出现胎停的胚胎中约50%都有染色体异常。其导致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机制为夫妻双方中一方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受精卵染色体异常而不能正常发育,可导致流产、死胎、畸形儿。
5、外界因素。
妊娠状态下, 母体的生理状态的平稳对于胚胎的发育非常重要。外界因素如药物、辐射、重金属、吸烟、酗酒、毒品、甲醛、环境激素等都会对母体的生理状态造成影响,会损伤胚胎。还有情绪波动、睡眠不足等会影响胚胎的发育。

四、出现哪些现象需要引起重视?
1、早孕反应消失
孕早期是胎儿最不稳定的时期,也是胎停育的高发期,因此处在这一阶段的孕妈要特别重视自己身体的每一个变化。在怀孕后,由于体内的雌激素猛增,孕妈会出现一些早孕反应,例如孕吐、乳房胀痛等,但如果这些早孕反应突然消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分泌物异常
分泌物是反映孕妈身体状况的重要参考凭证,正常孕妈的分泌物要比平时多一些,为无色或者乳白色且没有异味,但如果孕妈发现自己的分泌物为褐色或者夹杂着血丝的话,就极有可能是胎停育、流产、宫外孕的前兆,孕妈一定要立刻就医,以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3、胎动异常
从孕中期开始孕妈就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胎动了,建议每个孕妈都能养成记录胎动的良好习惯,这样可以时刻监控胎儿的健康状况。如果孕妈发现胎动突然减少或者出现剧烈的胎动,这可能是胎儿向你发出的求救信号,孕妈一定要重视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在孕36周胎儿入盆以后,由于活动空间受限,胎动减少是正常情况,孕妈不用过于担心。
胎停育是自然界优胜劣汰的一种结果而已,所以父母们也不用太过于伤心,应及时调整好身体,并且做好产前的检查准备,这样才能保证下一次宝宝的健康发育。

五、备孕要做哪些检查?
想要一个健康的宝宝,以及希望孩子能够正常健康的发育,一定要记住做好备孕前的准备检查工作,以及在怀孕的过程中,注意好营养的摄入,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宝宝受到伤害。
男女双方做基础的身体检查和传染病的检测。排除一些疾病。
女性检查:
女性激素:分析激素是否存在失衡,建议月经来潮的第二天检查最佳;
常规B超检查:确认有无阴道炎、宫颈疾病、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问题;
输卵管造影检查:排除输卵管堵塞、积水、上举等情况,建议在月经干净后第二、三天检查最佳;
男性需要:
检查精液分析和前列腺检查。
所以说,在决定要宝宝之前,夫妻双方就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一定要做好孕前检查,并且保持一个良好的习惯以及一个较好的心态,不要给自己过于大的压力。当然只有排除这些因素,才能让孕妈平安顺利健康的诞下小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