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女孩6年流产17次:中国人的性教育,从堕胎开始
大家敢想象吗?
27岁 未婚
人流手术17次

春节刚刚结束
湖北十堰的女子小橘(化名)
又一次走进医院妇科门诊
在21岁时就做了
第一次人流手术的她
流产频率令人惊悚
这一次医生都看不下去了......

6年17次人流
子宫薄如纸 再孕十分难
小橘今年27岁,与男友相识6年,她是市妇幼保健院妇科的“常客”,人流次数高达17次。
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赵琴说:
她每次都要最好最贵的人流手术,但殊不知再多的医药费也无法弥补手术对身体的伤害。
今年春节后,小橘第17次“做客”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赵琴例行问询病史,而她依旧淡定地看着手机,像聊家常一样回答医生的每一个问题。
几个月前,因为宫腔粘连,赵琴为小橘做过宫腔镜分离术。
术中发现她因流产次数过多,子宫内膜严重缺失,薄得就像一层纸,宫腔内伤痕累累。
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赵琴劝告小橘如果不是非流产不可,建议她留下这个孩子,因为她以后再想怀孕可能十分困难了。
但小橘淡淡地说,自己还没有结婚打算,也没有能力抚养一个孩子,坚决要手术。
赵琴主任介绍,反复多次人流对女性的生殖健康伤害不小,多次钳刮子宫内膜,就好比不断地刨刮一个西瓜红瓤,最终只剩下瓜皮。子宫壁变薄,内膜越来越少,导致月经过少,受精卵着床会因没有良好的“土壤”而不能发育成胚胎。
这个孩子有可能是她最珍贵的孩子,哎......
赵琴主任叹息着,最终还是按照患者意愿,帮小橘完成了第17次人流手术。
别让人工流产
成为性教育启蒙
韩寒在其首部私密文学书《私》中提及给未来十八岁女儿的一句话:“套好安全带,带好安全套。”这是他给女儿的忠告和爱护。
曾经有位母亲在网上发帖询问,是否应该效仿国外家长的做法,给女儿书包里放一只避孕套。

然而现实是
和人工流产相比
避孕套显得更难以启齿
这个话题
让网友展开了激烈讨论
更多家长开始意识到
性教育问题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宋主任曾接诊过一名十六岁的小女孩,人流,由母亲陪同而来。
临做手术时,母女大吵一架,母亲狠狠地在女儿脸上甩了一巴掌,走廊都是回音。
有人说,其实,这一巴掌打错了,最该打的不是女儿,而是父母。不是孩子把父母的脸都丢光了,而是父母缺席的、不合格的教育才让孩子走向了人流的误区。

中国教科院对
北京、山东、广东、江西等
六省一市的初中生
家庭性教育现状做过问卷调查
46%的家长“从未提过”
性教育的相关内容
注意!是“从未”

在问及“阻碍您进行性教育的原因”时
仅23.33%的家长
表示“没什么阻碍”
→17.75%的家长
表示“不好意思说”
→16.54%的家长
表示“不知道教什么”
→还有42.37%的家长
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教
更让人担忧的是,大部分家庭的性教育都还停留在守贞教育的阶段,就是结婚前你都不能发生性行为,不准早恋、不准拉手、甚至和异性朋友说句话都成了禁忌。
至于女孩该如何保护自己
该如何注意性安全
该如何正确避孕
要么羞于启齿
要么漠然置之
等到事情都无可避免了
又将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
孩子的堕落、叛逆、不听话

北京林业大学
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方刚指出:
毋庸质疑,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数量上升,与我们当前性教育存在的问题有着必然的联系。
家长们再次注意了!
别让人工流产成为性教育启蒙
“谈性色变”可能会
带来无尽的悔恨……

无论男生还是女生
都要知道
性是美好的
但规则更重要
每个心智成熟的人
都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
更有义务去遵守安全的规则
哪怕父母没有教你
你也一定要记住:
除非准备生孩子,任何时候都请戴好避孕套。
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是一件必要的事!
同时,请每个女孩保护好自己,
也请每个男孩好好爱护你的那个她!
来源:FM93交通之声、十堰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