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早婚,流产,抑郁……她尝遍所有苦,杀出一条路。

文 / 河南一百度南阳之窗
2019-05-08 00:13

本期插画作者:王沂东

家暴,早婚,流产,抑郁……她尝遍所有苦,杀出一条路。

一位底层女人的故事。

●●●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如果你能耐心读完,

请记住主人公的名字。

——01——

我算是半个单亲家庭长大的,我爸爸有暴力倾向,我妈妈受不了他的打骂,但囿于眼界和能力,她一直没有离婚。

我想,她最大的顾虑,不过是怕我和弟弟受苦。

为了这个不得已的选择,她只好背负另一种无法承受之重——长年累月在外地打工,只有过年过节才回来,以逃避父亲的虐待和殴打。

即便如此,家里也几乎从未间断过摔碗砸桌子和各种咒骂的声音,那是暴君一样的父亲,对我和弟弟的虐待和恐吓。

我们姐弟俩,就是带着身体上的各种淤青,在战战兢兢、恐慌不安中熬大的。

“有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有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我想,这就是命好的孩子与命不好的孩子最大的区别。

没有哪个孩子能选择自己的家庭和父母,更无法在小时候估量那些来自童年的记忆,会怎样如上帝之手一般,左右后来的命运。

懵懂无知的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逃——逃得越快越好,逃得越远越好。

所以,毕业工作不到一年,我自己就迫不及待地找人给我说媒,想立刻马上离开那个让人恐惧的家。

就这样,我只见了一个相亲对象就迫不及待地闪婚了,多一秒钟都不想等待,更没时间去挑三拣四。

人总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当我认识到这一点时,已不再年轻。

家暴,早婚,流产,抑郁……她尝遍所有苦,杀出一条路。

——02——

我对婚姻的草率,为接下来更糟糕的人生埋下了伏笔。我以为自己跳出了火坑,没想到跌落进更大深渊。

结婚那年,我刚满二十,我老公才十九。结婚后,我才知道,我老公从小娇生惯养,一身娇纵劣习,公公婆婆想赶快给他找个媳妇结婚,让他安稳下来。

你看,当我以敷衍的态度对待婚姻时,上苍果然会许配给我一个更糟糕的人,以彰显它的公平。

由于家庭和出身有别,我和老公简直就是水火不容。我怯弱自卑,胆小内向,他口无遮拦,随心所欲。所幸的是,他对我一见钟情,也愿意为我慢慢改变。

父亲的家暴和营养的不良,让我身体底子很差。结婚半年后,我意外流产,身体更糟,心里孤苦。流产后,着急抱孙子的婆婆处处刁难我,逼我喝偏方,逼我月子里继续同房怀孩子,逼我吃双倍的饭菜。

婆婆的封建和专制,虽然和父亲的暴戾恐吓不同,却让我同样恐惧:

他们都是通过说一不二的控制,让我没有条件地服从。

这让我仿佛回到童年,内心变得拧巴又痛苦。种种抗拒的力量叠加到一起,淤积成内心的硬结,原本就体弱多病的我,患上了性冷淡。

因为性格使然,我不愿将羞耻讲给老公。加之,我当初随便找个人结婚的初衷对他也不公平,内心对他怀有亏欠,所以每次同房,我都是咬着牙应付他,痛得撕心裂肺。

鱼水之欢,对我犹如过堂提审,炼狱受刑。

家暴,早婚,流产,抑郁……她尝遍所有苦,杀出一条路。

——03——

一年后,我生了儿子,身体更加虚弱,婆婆的很多陋习我亲眼目睹,为了孩子,我坚持不让她带,自己亲力亲为。

第一次,我们婆媳起了诸多争执。但这一次,我不想再退让:

我有着可怕的童年,不能再让孩子在控制中活得惊恐。

但习惯了指手画脚的婆婆,又擅自做主,让我尽快生二胎。为此,她一哭二闹三上吊,不让我上节育环,天天念叨着让我再生一个。

儿子还不满一岁,我又意外怀了闺女,身体状况急剧下降,走两步路都累得气喘吁吁。

生闺女时,我雪上加霜的身体大出血。婆婆不愿转到大医院,小医院没有什么抢救措施,血汩汩地从身体里流出去,我感觉自己快死了。

婆婆却叮嘱医生不要给我输血,理由是怕感染上脏东西。可怜我的护士不停地给我按压肚子,后来竟然把血止住,把我从鬼门关上救了回来。

侥幸捡回一条命后,习惯了忍气吞声的我,第一次切肤体悟道:

一个沦为生育机器的女人,毫无尊严可言。

出院后,我整天虚汗如雨,手抖得拿不住筷子,几次提出想去看医生,婆婆都不同意,理由是还不满月,要奶孩子。老公虽心疼我,但没有赚钱能力,不敢忤逆她的旨意。

看着不挡事儿的男人,皇太后般的婆婆,病怏怏的身体,嗷嗷待哺的孩子,我第一次想到了——死。

是的,我患上了产后抑郁症,整天觉得人活着没有什么意义,人与人之间情如薄纸,这世上没有什么值得留恋,很多次都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看着两个可爱的孩子,想到如果我离开,他们将要跟着那样的奶奶和父亲,重蹈覆辙地延续我小时候的命运,我哭透枕巾后做出一个决定:

好好活下去,拼命活下去。

家暴,早婚,流产,抑郁……她尝遍所有苦,杀出一条路。

——04——

于是,我骗婆婆说奶水不够,必须找几副中药投奶,然后去了医院抓了几副补血药回来喝。

那时候,家里所有的钱,都是婆婆掌管。她大概察觉到了我撒谎,所以第二次我再去抓药时,她就不同意了。

我想,如果这样,什么都遵从婆婆的旨意,什么都无法自己做主,即便我能陪孩子们长大,也是半死不活地拖累他们。

何况,身体不好的人,总会情不自禁有很多负面情绪,我不想像个活死人一样,不想让孩子们像我小时候那样,看起来有个活着的妈妈,其实从未得到过持久而安全的母爱。

我下定决心自己医治自己,就开始看书自学中医,这一学竟一发不可收拾。

我迷上了中医,偷偷自考中医药大学,拿到执业中药师资格证,直到后来开了家中药店,有了稳定而持续的收入。

自学考证期间,面对的种种挫折、压力、家人的阻拦,就不一一再提了。

我想说的是,当我用力迈开脚步,冲破婆婆的束缚,在孩子们熟睡的深夜和上学后的白天,怀着自救的热忱全心全意地学习时,自闭和抑郁也无力地退缩到一旁。

或许,一个人为某个坚定目标勇敢向前时,不幸就会自动缩小,因为,她终于看见了更大的世界。

与此同时,我老公也慢慢发生变化。

他不再像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对他的母亲言听计从,对我的苦楚熟视无睹。他开始对他母亲的强权说“不”,开始用行动捍卫我和孩子的尊严,年过三十开始像个真正的父亲。

这一天,虽然来得迟了点,我还是对他的改变感到欣慰。

家暴,早婚,流产,抑郁……她尝遍所有苦,杀出一条路。

——05——

眼看苦日子就要过去,潜伏在原生家庭多年的问题,再次冒出了头。

我妈妈年纪大了,没办法再出去打工,回到家后,爸爸依旧三天两头对她大打出手。

妈妈娘家是外地的,外婆已去世多年,外公另娶她人,妈妈在娘家已没有退路,所以把委屈都倾诉给我。爸爸殴打妈妈后,我不得不经常大半夜出去找离家出走的妈妈。

这样不断重复的闹剧,搞乱了我刚刚有序的生活。我痛恨爸爸的顽固和残暴,也逐渐看清了妈妈的可怜和可恨:

她总以为不离婚是为我和弟弟好,以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如今看来,这个选择很大程度上是她自己过于懦弱,并这些年不自觉对父亲的淫威上瘾。

其实,她和父亲日复一日的战争,不仅毁掉了她自己的一生,至今还捆绑着我和弟弟的人生。

我不想再参与她和父亲的矛盾,更不愿在她一次次出走后不厌其烦地把她找回来,一遍遍听她廉价而健忘的诉苦。

我受够了。

忍无可忍后,我告诉妈妈,如果继续跟着爸爸,愿意继续被打,就不要再向我诉苦。如果下定决心离婚,我会帮她提供证据,也会出庭给她作证,更会在年老后赡养她。

到底怎么办,她自己选择。

父母的战争,也影响到弟弟,他至今不肯恋爱结婚,还在外面赌博欠下高利贷。

一开始,我怕妈妈承受不了,一面想办法替弟弟还贷,一面做他的思想工作,希望他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但后来,我发现,每一次向我借钱时,他都信誓旦旦地保证,今后不会再赌钱了,可我一旦帮他还了账,他没过几天又输掉很多钱。

我挣钱很难,还有两个孩子,弟弟的今天或许是父母造成的,但不是我造成的。所以,去年,在给了弟弟最后一笔钱后,我狠下心不再管他,要赌要贷,要死要活,随他去。

今年年初,他找了份正经工作,开始自己还债。

不管是拒绝母亲的哭诉,还是拒绝弟弟的求助,对我来说都是很难的抉择。有时心软时,甚至还想到“要不要再帮他们一把”,但最终,我还是狠下心来。

血脉相连,不代表彼此亏欠,我这好容易喘口气的人生,不能再和他们的坠落一起溺亡。

他们可以不对自己负责,但我要对我的人生和孩子负责。

这或许冷血,但是救己救人。

家暴,早婚,流产,抑郁……她尝遍所有苦,杀出一条路。

——06——

如今,我每天守在中药店里,用草药调理自己的身体,也服务需要的人们。

尽管,不如意和小意外时常还会有,我尽最大努力过好每一天,尽量平和地对两个孩子,善待这来之不易的后半生。

逐渐老去的婆婆,眼看自己权力旁落,内心不甘,又不好过分声张,偏说自己得了癌症,无法入眠,命不久矣。

她昔日虽然待我不厚,念她是长辈,是老公的母亲,我仍待她不薄。我带她检查,确诊为胃病,并不严重。她不信,又换3家医院检查,最终接受自己并无大碍。

看着她躺在病床上,像孩子一样一会儿一出,博取我和老公的关注,我也嘘唏不已:

人啊,最好一开始就选择善良,这样很难,但这样最好。

人生过半,步履维艰,行文至此,泪目两行。

回望我的前半生,生于纷争的家庭,忍受暴君的父亲,有个懦弱的母亲,选择迁就的婚姻,摊上霸道的婆婆,遇见无能的老公……

受虐,早婚,流产,抑郁,性冷淡,大出血……上苍似乎从来没有偏爱过我,哪怕一天。

但自从我开始自救那天起,一切都开始变得不一样。尽管,今天,我依然是偏远小城的普通妇女,承受剪不断理还乱的麻烦,但我已有信心去面对。

有时,看着药店外人来人往的喧闹,我也会忍不住想:

幸好,再苦再难,我都坚持了下来。幸好,不被善待,我最终善待了自己。

每每想到这一点,我都忍不住嘴角上扬,抱紧肩膀,就当自己给自己一个拥抱。

家暴,早婚,流产,抑郁……她尝遍所有苦,杀出一条路。

PS:

今天的文章,是根据读者来信倾诉整理而成。

这位读者和我同名同姓,所以在来信的末尾,她这样写道:

我是刘娜,到此已泪目,不知道再说什么,遥祝另一个刘娜安康快乐。

这位刘娜的来信,我修改了好几遍。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两个刘娜合写的一篇文章。

又或者,过着不一样人生的“刘娜们”,还有很多不叫刘娜却像她一样坚强的人,都有着同样的灵魂:

不轻易向命运投降的女人。

愿远方的你们,亦如是。

——结束,是另一种开始——

作者简介:刘娜,80后老女孩,心理咨询师,情感专栏作者,原创爆文写手,能写亲情爱情故事,会写亲子教育热点,被读者称为“能文艺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