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复发性流产?为什么会复发性流产?
复发性流产是指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流产是指妊娠28周以前终止,胎儿体重在1000克以下者。复发性流产是一种常见问题,大约见于1%的育龄女性。

女性因素
【子宫解剖结构异常】
子宫解剖结构异常导致的复发性流产占12%-15%,包括各种子宫先天畸形、宫腔粘连、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症以及宫颈机能不全等疾病。这些因素导致的复发性流产大多为晚期流产(常发生于13周之后)或早产,流产时胚胎组织比较新鲜。若相关因素未得到纠正,流产的复发率较高。
【子宫畸形】
子宫畸形种类较多,与流产相关的主要有纵膈子宫、双角子宫、单角子宫及子宫发育不良。
【宫腔粘连】
指子宫腔相互粘连,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子宫内膜以及肌层损伤。主要表现为月经减少,甚至闭经及流产、不孕的症状。
【宫颈机能不全】
是指先天或者后天性宫颈内口形态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非分娩状态下宫颈病理性扩张的现象,是引起晚期复发性流产、早产的原因。妊娠妇女宫颈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0.05%-0.8%,初产妇少见,多见于经产妇。发病原因见于:分娩时宫颈损伤,宫颈锥切术后,宫颈发育不良等。
【感染因素】
女性生殖道多种病原体感染均可引起自然流产。常见病原体有支原体、衣原体、弓形虫、淋球菌、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内分泌异常】
内分泌异常所致复发性流产约占12%-15%,主要为妇科内分泌异常,如黄体功能不足,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等,严重的内科内分泌紊乱也可导致流产,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甲状腺功能减低等。
【血栓前状态】
血栓前状态是指多种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失调或障碍的一种病理过程。根据病因不同分成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类:遗传性血栓前状态:包括蛋白S及蛋白C缺陷症等;获得性血栓前状态:指抗磷脂综合征及获得性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免疫紊乱】
近年生殖免疫学研究表明,复发流产病因50%-60%与免疫紊乱有关。随着对免疫性复发流产机制的研究和治疗的发展,目前治疗成功率已经超过90%。
【自身免疫型】
主要见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三种疾病,常见的自身本为与其相关的三种自身抗体:抗磷脂抗体、抗核抗体、抗核抗体提取物。
【同种免疫型】
指母体对胚胎的父系抗原识别发生异常,从而产生免疫低反应性,导致母体封闭抗体和(或)保护性抗体缺乏,产生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异常,使胚胎免疫系统的攻击而造成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