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出生就“黄黄的”,新生儿黄疸高,全赖孕妈孕期这些坏习惯
随着时代的变化,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也呈升高趋势,很多宝宝一出生都有过眼睛、组织黏膜、巩膜发黄,尿液变了颜色等情况发生,俗称黄疸。黄疸并不可怕,带孩子就医以后,医生确认没有多大问题,遵从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很快就会恢复,如果延迟就医,很可能就会损害肝功能。很多宝宝一出生就黄疸高,其实很可能是因为孕妇在怀孕期间这几个方面不注意引起的。

1.无肉不欢
有的孕妇在怀孕期间一直都由婆婆伺候,家里人不具备怀孕方面的常识,整日里大鱼大肉,每天都喝进补汤。这样的生活的确可以给孕妇以及宝宝提供充足的营养,但过度补充,一些养分积在体内无法消化,形成残留废物堆积体内,肥造成体内湿热严重,这对于怀孕期的女人还有胎儿特别不好,很容易引起胎儿的黄疸。

2.重口味不忌口
也不是说女人一旦怀孕了就不能吃辣,这让那些从小一直喜欢吃辣的女人简直没法活,可是怀孕的时候一定要忌口。忌口味太重,不管是咸的、甜的、酸的、辣的都不能太重口。以清淡为主可以让孕妇的肠胃没有那么大的负担。吃太多重口的东西不仅容易导致孕妇便秘,身体内的毒素排不出去,严重的更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毒素长期残留在胎儿体内,进而引发病理性的新生儿黄疸,孩子全身发黄,哭闹不止,吃吃不好,睡也睡不好。

3.不重视产检
很多人认为怀孕时候有产检那么多,纯属浪费,就会偷懒少去几次,胎儿要是发育正常安全还好,一旦由于没有及时产检而后才发现问题,那么孕妇可能就会后悔终生。孕早期,中期的时候,孕妇应该一个月做一次产检。快到临盆的时候最好一周去一次,检测各项指标,如孩子胎位正不正,能否顺产以及胎动胎心是否正常。一般到了孕晚期,孕妇肚子都硕大,行动不便,孕妇往往会懒得去产检,可这个时候做产检比任何时候都有用,胎儿已经在肚子里发育完成了,这时能够更好的检测出胎儿是否患有各项疾病,以及正确的治疗措施,如果孕妇不重视产检,新生儿很有可能就会得黄疸。

在怀孕期间,孕妈各方面都必须小心翼翼,尤其是饮食与产检,这两个方面尤其重要,只有都照顾的周到健康,宝宝得黄疸的几率才会降低,才会是一个白白净净的大胖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