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流产、产死胎不知什么原因?别怕,养殖户可从这6方面找原因
都说母猪是猪场的“发动机”,只有母猪正常怀孕、分娩,猪场才能正常运转,仔猪、肥猪没有了可以让母猪重新生,可若是母猪没有了那猪场只能面临关门。“非洲猪瘟”给猪场带来的危害之一就是会导致母猪发病,而且死亡率接近于100%。母猪饲养好坏是决定猪场生产成绩高低的关键因素,而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导致母猪生产成绩下降的主要因素,为了帮助养猪朋友在非洲猪瘟流行的当下养好母猪对母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进行了总结。

蓝耳病,又称为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其典型特征就是会导致母猪的繁殖障碍以及仔猪的呼吸道疾病。各阶段猪群中妊娠后期母猪以及1月龄以内的仔猪易感性最高,育肥猪发病相对温和,危害较小,而且冬季等寒冷季节是该病的高发季节。
发病母猪会表现为发热、厌食、嗜睡、皮肤发红或者发斑,有时还会表现为轻微呼吸道症状,常统一胎龄母猪出现较严重的流产。发病仔猪会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月仔猪死亡率可达25%-40%。
剖检流产胎儿可见腹腔积液增多,皮下、肌肉以及腹膜下水肿,并有严重的间质性肺炎。
蓝耳病疫苗免疫:后备母猪配种前50天免疫蓝耳疫苗,后每年普免2-3次;仔猪出生后21日龄免疫一次。

各年龄段猪群均易感,而且猪群感染后还会表现为持续性感染。母猪感染后无明显症状,仔猪感染后会表现为发热、厌食、结膜炎、呕吐、呼吸困难、红斑、发绀、腹泻、共济失调、抽搐。
流产胎儿解剖可见胎儿皮下水肿,淋巴结、肾出血及表面凹凸不平、胸腺萎缩。
猪瘟疫苗免疫:仔猪出生后28-35日龄首免,间隔30天后加强免疫一次;后备母猪配种前25天免疫一次,后每年普免3-4次,或跟胎免疫。

因该病可通过蚊虫传播,所以夏季高发,但多呈临床散发和隐性感染。母猪感染后体温升高,个别猪会表现为兴奋症状,母猪突发流产,产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流产母猪分布各个胎龄。发病公猪表现为睾丸炎。
解剖流产胎儿可见胎儿皮下水肿。肝、脾、肾坏死灶、脑非化脓性炎及脑液化 。
乙型脑炎疫苗免疫:母猪每年4、5月份给全群母猪免疫一次乙型脑炎弱毒苗。

各个阶段猪群都易感,而且猪群感染后会终生带毒,从而形成持续性感染。各个阶段猪群感染后临床症状不同,仔猪表现为神经症状和高死亡率;架子猪表现为呼吸道疾病,偶有神经症状;母猪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同时伴有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公猪发生阴囊炎。
解剖流产胎儿可见脑脊髓炎,肺充血、水肿,肝脾坏死灶;解剖发病哺乳仔猪可见肾脏有出血点,脾脏和肝脏上有白色坏死灶。
伪狂犬病疫苗免疫:后备母猪配种前9周免疫一次,配种前3周加强免疫一次;经产母猪每年普免4次;仔猪出生后3日龄滴鼻,35日龄肌注免疫一次,间隔30天后加强免疫一次。

该病秋冬季节发病率较高,而且初产母猪和新生仔猪最敏感。主要导致妊娠后期母猪流产、产死胎或弱仔,而且流产母猪的胎龄基本一致;其它阶段猪群表现为肺炎、肠炎、多发性关节炎脑炎、结膜炎的症状和病变;公猪表现为尿道炎、睾丸炎。
解剖流产胎儿可见胎儿水肿、头颈四肢出血,肝充血、出血、肿大。
衣原体病预防:因猪场发生该病后会进入持续性潜伏性感染状态,所以发病猪场每年免疫一次灭活疫苗,同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四环素类或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预防。

该病可通过老鼠传播,夏秋季节高发,呈散发或地方流行。发病仔猪及中猪体温升高,结膜及皮肤泛黄、潮红、尿茶色或血尿,还会导致妊娠中后期母猪流产,发病母猪常接近同一个胎龄。
解剖发病猪可见黄疸,体腔积黄色液,肝胆肿大;肾肿大,常有白斑。有时头、颈背及胃壁水肿
预防钩端螺旋体病:可通过疫苗免疫,也可通过青霉素等敏感药物进行防治。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