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动:胎儿大部分时间处于2种状态,孕妈妈摸清规律更有利于互动
【文/浅浅妈妈育儿经】一个80后宝妈,家有女宝一枚,喜欢写作、读书,喜欢分享自己的育儿心得,喜欢我的宝妈可以关注我哦。导语:怀孕后,胎动时有规律的,有人研究胎儿活动的四个状态,不过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前两种,孕妈妈掌握胎儿的运动规律,才能更好的利用来测胎心,跟胎儿互动。
胎动可是孕妈妈关心的问题,一方面有胎动会让孕期更有意思,每天没事的时候可以跟胎儿互动,很有爱。另一方面,通过胎动情况也能够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一般来说,正常的胎动常意味着胎儿情况良好,如果胎动总是不活跃,有可能是宫内发育迟缓等。孕妈妈一般从怀孕18周有胎动,但是不一定能够感受到,到孕20周左右的时候,胎动趋于成熟,大多数的孕妈妈可以感受到胎动了。孕34左右到孕38周,是胎动最活跃的阶段,这之后会有所减少。不过影响胎动的因素有很多,孕妈妈在陪伴胎儿的过程中要逐渐摸索出胎动的规律。
有人研究胎儿的行为,提出四种类型,把胎儿的行为、眼运动和胎心变化结合在一起。1、胎儿处于睡眠状态,胎儿心率的变异度较小。2、频繁胎动,持续眼运动,胎心率变异大,处于活跃睡眠期。3、无胎动,眼快速运动,心率无加速,这种状态的存在有争议。4、胎动持续,眼运动和心率加速,这是胎儿清醒状态。
胎儿大部分的时间处于1、2两种状态,孕妈妈应该掌握这种规律,并学会利用。胎儿休息的时候不要打扰他,当胎儿醒着的时候,跟他互动,胎儿会很开心的。有人研究说,胎儿处于1、2两种状态的时候,跟胎儿的尿量也有关系,第1种情况膀胱容量增加,心率变异小,第2种情况,心率变异明显,膀胱容量减少,可能和活跃睡眠期肾血流量减少有关。胎动与胎儿的健康状况有关系,孕妈妈有了胎动之后可以自己练习数胎动,并用胎心仪听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