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女入职3天宣布怀孕,休完产假就辞职,80后会计宝妈求职被拒,网友评论扎心了……

老板们说,他们最怕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报告老板,新入职的女员工怀孕了”。
先前看过一则新闻,浙江一个公司的负责人张先生,遇到了一件令他很郁闷的事:“员工入职三天就宣布怀孕,孕期几乎没正常工作,产假结束后就递了辞职信。”孙小姐在招聘会上看到张先生公司招聘会计的信息,随后来面试并顺利通过。面试时,孙小姐强调自己刚从广东来宁波,并没有结婚,短期也不打算结婚,随后跟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当时还没有面试不得询问女员工婚育情况的规定)可是,才入职三天,孙小姐就告诉主管自己怀孕了,要保胎休息。怀孕期间,因为种种原因,经常请假。而公司照样给其发工资,缴纳社保,并派人在其产后去探望。没想到,产假一结束,孙小姐就打电话来说辞职不干了。张先生说:“我们公司女员工多,各方面制度规范,对孕期女职工也是照顾有加。可是,像这样‘隐孕’的员工真的挺让我们受伤的。一年多时间里,她几乎没有为公司创造劳动价值,单位却要照发工资、照交社保。”“如果她事先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我们还好接受些。后来才知道,她是在知道自己怀孕的前提下才入职的,希望能在孕产期拿到工资并使社保不断档。”张先生郁闷地说,隐孕入职的人多了,会影响其他女性在就业时得到公平待遇。从事人力工作超过3年的Abigail表示,如果遇到类似上文的情况,企业需要为她付出的成本是10个月的社保、公积金单位部分和3个月的病假工资,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划算的。普遍来说,人们会觉得怀孕后就很难努力工作,因为怀孕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是新入职就怀孕,老板就可能会不喜欢你。员工最好是在自己服务最长的公司里生孩子,这样会体面一些。

某已婚已育女会计面试完之后,却收到了这样的短信……


产假政策有待落实由于女性群体不可避免结婚生育的问题,所以职场上求职者和企业彼此都会有些疑虑,在面试时,求职时,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政策上可能还需落实:根据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但对于很多女性来说,产假政策要么不存在,要么不完整。《南方都市报》一项超过3000位参与者(女性占8成)的网络调查显示,25.6%的受访者表示目前所在单位没有执行带薪休产假,32%的人表示带薪休产假期间只能拿到底薪。根据2011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数据,在私营和个体就业的女性享受法定产假的可能性,是国有单位的49.2%;女农民工能按国家规定享受产假的可能性,只有城镇女性的21.0%;西部地区女性能享受产假的可能性,是京津沪地区的42.7%。另外,私营和个体就业的女性在分娩时能报销的费用为国有单位的34.7%;农村女性为城市户籍女性的18.8%;中部地区女性为京津沪女性的33.5%。国际劳工组织的《生育保障公约》规定,妇女产假应该不少于14周(98天),可见中国的产假只是国际标准的最底线。在瑞典,产假是16个月(480天),其中两个月必须由丈夫享有。在英国,女性可申请52周产假,前6个星期可领取90%的工资。当然,也有一些国家的产假短于中国,比如韩国的产假为90天。美国《家庭与医疗假期法》规定,雇佣人数超过50人的雇主在雇员怀孕时要提供最多12周的产假。但美国许多企业都有带薪产假的福利,例如Facebook男女员工皆享受16周带薪产假及4000美元的婴儿护理费;谷歌的带薪产假长达18周至22周。解决办法之二: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能力的人,从来不怕找不到工作出来政策上解决之外,也需要求职者自身提升自己的能力,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被特殊对待。只要满足了实力,工作就不会是问题
就像很多当初选择会计这个岗位的人,大多数是希望继续从事这个岗位的。这个时候,不管是是男会计还是女会计,不管年龄大小,一旦选择这个行业,我们面临更多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如何增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首先,积累工作经验永远不要满足于现状,向更高级的工作内容靠拢,多学习多积累!熟做账——熟悉数据,参透票据背后的意义。精专业——精通理论知识,处理各项业务“信手拈来”。懂软件——财务软件、办公软件,统统不在话下。通报税——精通报税流程,完成企业纳税申报与缴纳。有专技——具备专项技能,一技之长至关重要。善管理——通晓财务管理,老板的好帮手。擅沟通——学会沟通协调,同事圈中的多面手。其次,证书不可缺少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足以让你拥有好印象与“铁饭碗”,但最终不管到哪里还是个算账的,工资和工作内容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证书就决定了你进入会计行业的起点,拥有证书的你不论是起点还是薪酬肯定就不是和靠经验吃饭的人在一个等级了。证书+经验,无疑是光明大道上的左右路灯,会让你走得更远,给大家总结下会计可以考取的证书:第一类证书: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证书考试难度大,含金量高,一直广受会计人青睐。我不建议脱产考注会证书,原因有三点:①这会中断工作履历,不利于未来求职;②就会计工作而言,工作经历与证书同样重要,舍此逐彼不可取;③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脱产后没有考过呢,这会伤害个人的自信心。工作之余辛苦点,多复习,慢慢考,可能更稳妥。第二类证书:会计职称系列会计职称证书按照初级、中级、高级分为助理会计师,会计师,(正)高级会计师。其中,高级会计师相当于大学的副教授,正高级会计师相当于大学的教授。正高级会计师是近年来增设的,是会计人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会计人考证,建议首选会计职称系列与注册会计师证书。 第三类证书:审计职称系列审计职称证书按照初级、中级、高级分为助理审计师、审计师、(正)高级审计师。其中,高级审计师相当于大学的副教授,正高级审计师相当于大学的教授。审计职称证书适合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报考。第四类证书:经济职称系列经济职称证书按照初级、中级、高级分为助理经济师、经济师、(正)高级经济师。其中,高级经济师相当于大学的副教授,正高级经济师相当于大学的教授。第五类证书:资产评估师资产评估师证书即原来的“注册资产评估师”。如果有志于从事资产评估工作,考取这个证书是不错的选择。第六类证书:税务师税务师证书即原注册税务师证书。考这个证书可以比较系统地巩固税务知识。以上六类证书是国家承认的证书,也是会计人值得一考的证书。除此之外的财会税审类证书,无论是“洋”证书,还是“土”证书,都不是我国官方认可的证书,考取后也不能享受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最后想说,到目前为止,职场女会计其实也依然面临这个问题,对于我们自身而言,也需要思考本身在这个时间段是否合适工作,能否和企业同等价值交换,不让自己吃亏,也不会让企业吃亏,但无论如何,一定要提升自己的会计综合实力。
CPA《高频高分主观题》
扫码▼即可领取▼
书籍展示图如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文转载自注册会计师,51社保网、财税职场、会计师、会计说。若需引用或转载,需申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