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女童吃饭慢被暴打,暴躁妈妈的背后,都有一个不靠谱的爸爸

文 / 好孕
2019-09-24 16:13
文|好孕姐

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很让人痛心。山东的一个7岁女孩永远停止了呼吸,毫无留恋的离开了这个世界,而她是被妈妈打死的。起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女孩吃饭慢,妈妈催促之后孩子不听,妈妈一气之下就打了孩子,反应过来的时候,孩子已经奄奄一息,再送往医院之后,孩子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事件发生之后,很多人都在问妈妈打孩子的时候,爸爸在哪里?在后续的报道中,这位先生说自己也长期受到妻子的辱骂,当时自己抱着小女儿在房间里,不敢劝阻妻子。等到事后想带女儿去医院,但是得到了妻子的阻拦,无奈,只好放弃。后来拖了很长时间,女儿快撑不住的时候,妻子才同意去医院,但此时,孩子已经不行了。

看到这件事情之后很心痛,孩子只有七岁!只有七岁!未来的人生还会很长。但是却永远定格在七岁,作为旁观者,我们无权去指责孩子的父母。因为我们不是孩子的妈妈,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不知道她当时是什么样的状态。只能从这样的事件中吸取教训,看到问题所在,并以正确的方式去解决。

1、女性在婚后都被逼着了悍妇

之前看过一个电影,里面的女主角单纯的有些傻,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却还是孩子心性,非常温柔善良,会轻易相信任何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住地下室,吃不饱穿不暖,整天怎么琢磨变有钱的一家人。其中穷人说的一句话戳中我的心窝:“钱是熨斗,能把一切都烫平了,如果我有那么多钱也可以这么善良。”

哪个女孩在婚前不是幻想着相夫教子,幸福美满?没有人喜欢脾气暴躁动不动就炸毛的人,但是生活和丈夫的不体贴,总是把温柔的小女生逼成了满口脏话的悍妇,如果可以选择她也不想责骂自己的孩子。

有心理学家曾说,在妈妈向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真的向孩子发脾气,而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丈夫的不满。每个脾气暴躁的妈妈背后,都会有一个不靠谱的爸爸,是他们把妈妈变得越来越暴躁。

2、男性缺失孩子的成长

在电视剧《小欢喜》热播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说,想要黄磊这样的老公。时不时的会哄哄自己的妻子,不会动不动的向妻子发脾气,体谅妻子的辛苦,把家务活作为自己的分内事。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虽然有些不赞同妻子,但是还是按照妻子的话来,并在合适的时机告诉妻子。在妻子和孩子吵架的时候,会做和事佬,给妻子和儿子分析问题,让他们和好。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爸爸都是甩手掌柜。准时上班,下班后去喝个小酒,回家就洗洗睡了。对于家务活从来就不觉得自己有责任,衣服脱了就往那一放,需要什么东西就找老婆。而妻子不仅要工作,还要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照顾孩子。孩子上学之后还要辅导孩子写作业,上辅导班什么的,问老公就是“随便”,问什么都是“随便”。在这种情况下妈妈们难免会生气,长时间的积压就会发脾气,而这个时候家里最弱的人——孩子,就成了妈妈发泄脾气的对象。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说:有问题的家庭结构,可以归为一种模式上去,一个焦虑的母亲,一个缺席的父亲和有一个问题的孩子。因为爸爸角色的缺失,作为妈妈扛起了所有的责任,其中难免会有焦虑想要发脾气的时候。妈妈的暴躁,跟孩子的不省心脱不了关系,但是爸爸的缺失才是关键因素。

3、女性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有一本书中说,很多人发脾气的本质,是对自己无能的挫败感。你为什么去发脾气?是因为你觉得你无法解决这件事,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了挫败感,恼羞成怒的情况下就会发脾气,去掩饰自己无法解决。

心理学上也说:很多人对别人不满的问题,归根到底其实是自己的问题。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一边做饭孩子一边叫你,如果你可以顾好两边的时候,是两全其美。可是当你无法解决孩子的问题,饭又糊的时候,就会觉得异常暴躁。

脾气不好容易生气老的快,女性朋友不要陷在怨妇的坏境中,既然大环境无法改变,那就从自身改变。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让老公参与到家庭生活中去,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培养他的责任感,多夸夸他,让他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找到满足感。再者不要把孩子管控的太紧,孩子有孩子的人生,不妨对他放开一些。

4、男性主动参与家庭生活

其实婚姻中最大的问题不是争吵,而是男性的不管不问。人文主义学家蒙田说:好的婚姻始于生活中的甜蜜,更是充满坚贞和难以计数的磨难。只有共同履行夫妻间的责任、只有夫妻之间互相帮助,才会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久远。

婚姻不是一个人的,孩子也不是提供一颗精子就完事的。婚姻需要的是两个人的经营,孩子也需要两个人的教育,男性不能缺失婚姻和孩子的成长,要对另一半和孩子负责。

可以从日常小事做起,多做家务,多勤劳一点。时常夸夸自己的妻子,女人需要夸,越夸越开心,越夸越有干劲。面对婆媳关系,站在妻子的这边多考虑妻子的处境。面对孩子的教育,要上心,陪孩子做游戏、看书,参与到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不是在指责男性,也不是为女性开脱,活生生的打死女儿,不值得让人原谅。我相信这个母亲也会日日煎熬、夜不能寐,毕竟是从自己身上“掉下的肉”。但是事情既然已经发生,重要的不是去指责谁,而是看到问题,并且解决出来,才不会让此类事情发生。

孩子不是一个女性就能生出来,男性也不能缺失孩子的成长,希望男性负起责任,关爱妻子,照顾孩子。

关注【好孕】,你想知道的科学备孕、孕期护理、胎儿发育、产后护理,宝宝发育,时尚教育,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此外,还有我们的特邀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育儿故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