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某些看似疼娃的行为,实际是“害”娃,不纠正早晚后悔

文 / 好孕
2019-11-27 00:09

文|好孕姐

现在很多年轻家庭都是相似的带娃模式,爸妈生孩子,爷爷奶奶养孩子。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现在社会压力大,花钱的速度远超挣钱的速度。如果想要给孩子好的生活,父母就不能陪伴在孩子的身边,而已经退休,身体尚且硬朗的老人,就成为了带娃的主力军。

爷爷奶奶带娃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对孩子太过溺爱,那就会让孩子形成很多坏习惯。爷爷奶奶某些看似疼娃的行为,实际是“害”娃,父母现在不纠正早晚要后悔。

爷爷奶奶一味给予,导致孩子习惯性索取

爷爷奶奶都是很疼爱孩子的,例如有好的东西自己不舍得吃,都给孩子留着。他们往往对自己很节俭,有时候连青菜都不舍得买,一颗大白菜能吃好几天。但是孩子要买玩具的时候,他们就很舍得掏钱,对孩子都是有求必应。老人对孩子的感情很真挚,让人感动,但是却不提倡老人这么做。因为这些看似疼爱娃的行为,实际上是在“害”娃。

邻居王阿婆很疼爱自己的孙女,她虽然没有什么钱,但是孙女想要的都会尽量满足。有一次孙女想要一个娃娃,但是王阿婆没有带够钱,就说有钱的时候再买。但是孙女不愿意,觉得奶奶就是不舍得给自己买,于是生气的翻奶奶口袋,找不到钱,还推搡一把。而奶奶是惊慌失措的样子,觉得自己对不起孩子,很自责自己没有拿够钱。

爱孩子是对的事情,但是溺爱则是在害孩子。一味给予,只会让孩子把索取当成习惯,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就必须得给。如果因为自己的爱,让孩子变得自私、蛮横、不讲道理,那还是爱吗?小时候要的是娃娃,长大时候还会要什么?现在不纠正,以后会成什么样子呢?

爷爷奶奶事事包办,导致孩子什么都不会做

疼爱孩子,自然什么都不舍得让他做。从早上帮孩子穿衣服、喂饭,到洗衣做饭,给孩子收拾书包、收拾玩具。导致孩子需要东西的时候,都不是自己去找,而是叫声奶奶就能拿到。现在不说孩子会做饭,有很多的孩子连基本的鸡蛋壳都不会剥,10多岁了连鞋带都不会系,自理能力都很匮乏。

作为爷爷奶奶又能陪伴孩子多长时间呢?现在不教会孩子这些东西,孩子以后会更难办。而作为父母,看到老人对孩子这么好,也不要沾沾自喜,以为是爱孩子,实则是在害孩子。

既然如此,就需要父母及时纠正老人的这些行为,让老人不要过度宠溺孩子。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先统一战线,针对性的教育孩子。

两辈人对于教育的方式虽然不是天差地别,但也是很有出入,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所以也希望父母在面对老人这些行为的时候,不要去苛责老人,要跟老人好好讲道理。平时就教孩子正确的是非观,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

教育孩子,本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更需要父母和老人同心协力。

关注【好孕】,你想知道的科学备孕、孕期护理、胎儿发育、产后护理,宝宝发育,时尚教育,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此外,还有我们的特邀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育儿故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