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产期”最多能超几天?这个天数、这些注意,孕妈要心里有数
文丨京妈说,原创内容。
我一个朋友小雪,她是怀孕42周生产的,超过预产期14天,是我目前遇到过超预产期最多的一个,我自己是超预产期2天生产的,正常发动顺产。
其实,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在孕38-42周生产的都属于正常范围,毕竟预产期只是个预估的时间,实际表明真正在预产期当天出生的宝宝也很少,只有5-10%的产妇会在预产期当天分娩的。

孕妇最多能超过“预产期”几天?
“十月怀胎瓜熟蒂落”,而这个瓜熟蒂落的日子就是宝宝出生的日子,在刚怀孕的时候,医生就会帮准妈妈们算出一个“宝宝出生的日子”,这个日子就是“预产期”。
1. 算出来的“预产期”准吗?
因为“预产期”是根据孕妇的末次月经来推算的,那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月经不规律、记错了末次月经的日子等,就可能导致根据这个方法算出的预产期存在偏差,所以就会变得不是特别准确。

2. 过了预产期没生,会怎么样?最多能超过几天?
其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在预产期当天出生的宝宝并不多,要么早几天要么晚几天,这种情况的反而很多。于是不少孕妈开始担心,如果过了预产期宝宝还没出生,会不会有危险?
医学上规定:只要在怀孕38-42周生产的都正常,超过42周就是“过期妊娠”。
解释一下,也就是说:
即使过了预产期,只要不超过预产期14天,宝宝没发动也不要紧;
但如果超过预产期2周(14天)了,那就属于“过期妊娠”,这种的就要“采取措施”了,而临床上超过预产期14天不生的发生率大概在10%。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有了,超过预产期,最多不要超过14天。只要不超过2周就算正常,超过了就要听医生的建议,“采取措施”通过人工干预,让宝宝出生了。

3. 京妈提醒:超过预产期不生,准妈妈不能大意,这些“注意点”要心里有数
① 不超过预产期14天的
如果过了预产期,宝宝没能“如期发动”,那准妈妈也不要着急,毕竟在预产期后的2周内发动也是正常的,但是要注意:勤监测胎心和胎动(最好能每天做胎心监护)、如果感觉情况不对要及时去医院,当然有条件的也可以提前住院,等待分娩,这样更安全些。
② 超过预产期14天的
超了14天,就属于过期妊娠,那准妈妈就应当严密注意胎儿在子宫内的情况,有无缺氧的危险,必要时采取催产方式帮助胎儿娩出,如果催产无效或者子宫情况不适合阴道试产的,那就改为剖腹产,以确保母子平安,当然这些都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毕竟医生更专业。

“过期妊娠”对胎儿和孕妈各有哪些影响?
不少较真的准妈妈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超过预产期14天就正常,超过14天就不正常呢?是可能有哪些危险吗?
是的!超过14天(过期妊娠)对胎儿和准妈妈的这些危险几率都会大大增加,因而一定不能大意。
1. “过期妊娠”对胎儿的影响
① 羊水减少: 羊水在怀孕40周之后,每周会减少30%左右,过期的越久减少的就越多,羊水减少会使胎宝宝活动减少,准妈妈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胎动也在跟着减少,而且胎动时缺少了羊水的缓冲,孕妈可能会感觉到腹壁疼痛。

② 胎盘功能老化:过期妊娠最容易发生的就是胎盘功能退化现象,一旦胎盘功能退化,会使供应给胎宝宝的氧气和营养减少,容易造成胎宝宝生长迟滞胎、胎宝宝慢性缺氧和羊水浑浊,甚至出现胎心率下降现象。
③ 新生儿并发症:过期妊娠容易导致“羊水浑浊”,大概有20%的胎儿会排出胎便在羊水中,在分娩的时候发生胎儿窒息和吸入胎便的概率就会很高,可能会造成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肺炎以及感染等并发症。
④ 胎儿过度成熟:过期妊娠会使胎宝宝“过度成熟”,胎宝宝的皮肤皱褶增加、皮下脂肪减少、缺乏胎脂、指甲长,看起来就跟小老头一样。出生前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要更大。

2. “过期妊娠”对孕妈的影响
两个“5倍”:
“过期妊娠”的并发症和风险,明显高出正常足月妊娠的5倍;
“过期妊娠”的宝宝,出生后为“巨大儿”的发生率是足月妊娠的5倍。
通过这两个“5倍”的数据,可以明显的看出“过期妊娠”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到了预产期,宝宝不出生的话,会在准妈妈肚子里长得特别快,那就很可能体重会超过4000克,成为“巨大儿”。那对于顺产的准妈妈来说,巨大儿宝宝分娩时就会由于胎头过大、头颅变硬、两肩膀变宽,让准妈妈容易造成产程迟滞、难产、产道严重撕裂,甚至会引起产后大出血。
所以,一旦过期妊娠,准妈妈和家里的其他人,应当认知到“过期妊娠”对准妈妈和胎儿可能存在的危害,应当积极和医护人员配合,做好产前胎儿评估工作,选择最适当的时机与方法终止妊娠,帮助胎儿出生,这样才能将过期妊娠引起的伤害降到最低;而并不是盲目的继续等待胎宝宝自然发动。
关注「京妈说」,学习更多专业又实用的母婴育儿知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给京妈点赞并且分享给身边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