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都不怕,还怕生孩子?”上了产床之后,你却怂了!
生孩子,的确很痛!
但每位产妇对疼痛的感受不同,痛阈值也有大小之分。痛阈值越高,承受疼痛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如果痛阈值低,那么你就越怕痛。
世卫组织(WHO)疼痛研究所将疼痛分4个等级,分娩痛位于第3和第4级之间。最高级别的疼痛是三叉神经痛和癌症病人的疼痛,因此从这个定义来讲,分娩痛还不是最痛的。2019年10月25日,山东一位67岁的高龄产妇生下一子。网友评论她“真是不要命”!67岁哦,很多人到了这个年龄都已经绝经了,但是她硬是通过调理恢复排卵,所以她给孩子取名“天赐”。这样的年纪生孩子,真的不怕痛吗?

有位宝妈曾经这样问过我,“生一胎的时候感觉不怎么痛,为什么生二胎就辣么痛呢”?同一位妈妈,同样都是顺产,生一胎和生二胎为什么就有了差别?其实,这就是我们主观感觉上的差异。
据公开的调查数据显示:大约4%的产妇对分娩痛感觉“不是很痛”,50%的产妈感觉分娩痛很痛,但是可以接受;还有46%的产妇则表示生孩子“痛不欲生”。所以分娩痛到底有多痛?真的是因人而异。

有一次,妈妈带小宝打预防针。护士姐姐刚撸起小宝的袖子,小宝就闭上眼睛大哭。妈妈说“还没打呢,哭什么”,然后一边讲水母的故事,一边示意护士姐姐打针。事毕,妈妈起身,对小宝说“我们打完了出去喽”!小宝马上又拖着哭腔:“可是,我还没有哭呢”……
所以,疼痛是一种坏的情绪体验,并且这种情绪会传染给别人。孩子之所以害怕打针,其实并不是打针非常疼,而是因为别的孩子哭了,放大了他对打针的恐惧。所以说如果在正式临产前,当你听到别的产妇声嘶力竭又喊又叫时,你对分娩的恐惧就会放大,继而就觉得生孩子肯定非常痛。而这种心理暗示一旦形成,你就会对分娩感到痛不欲生,分娩产程往往就会延长。
疼痛的产生是这样子:当我们身体的某个组织受到伤害(或潜在伤害),这个信息就会通过神经纤维传递给脊髓。当这个信号积累到一定程度,脊髓的闸门打开,然后这个信息就传递给大脑皮层,从而产生痛感。
信号从受伤的创面传递到脊髓,这个过程是不痛的,只有当我们的大脑接受到脊髓传过来的信号才会产生痛。剖腹产做腰麻或者半麻醉为什么不痛呢?其原因就是因为腰椎间隙穿刺的麻醉方法,阻断了脑脊液的信号传导。
所以关于分娩疼痛,有的妈妈表示很痛,有的妈妈会说生孩子不怎么痛,倒是缝合侧切伤口的时候很痛。很多人表示奇怪,其实这就是神经传导上的差异,以及医生服务态度的好坏(情绪上受到影响),所带给产妇的个人体验上的差别(带来主观上的感受不同)。
总之:女人生孩子的确很痛。但是如果按照世卫组织对疼痛级别的划分,分娩并不是最痛的。所以孕妈妈不要过于紧张,心态放松;无视恐惧;多想一想宝宝可爱的样子;产前控制好体重;坚持每天适量运动,这样不但有利于顺产,还能减轻分娩时的疼痛。
祝你:母子平安,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