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套,再见了!
避孕,是一个从古到今都无法逃脱的话题。
在没有TT的年代,我们的先人是怎么用智慧解决避孕这个难题的?
今天,给大家好好扒一扒哈~

在古代,避孕有4宝:麝香,鱼鳔,点穴和水银...
麝 香
这个大家不陌生吧,古装剧中“打胎小分队”钟爱的打胎神器!
《甄嬛传》、《如懿传》等等里面都有它,骄横跋扈的华妃娘娘就是中了它的招。
皇上赐给华妃的欢宜香,其中就含有大量的麝香。

而麝香让人流产的方法也特别简单,就一个字:闻。
在明代的《神农本草经疏》书中,曾记载:“麝香,其香芳烈……辛香走窜……性能开窍,故主难产堕胎也。”
另外,考古学家在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文物中,还发现两千多年前的荆楚妇女会佩带艾蒿、沉香、薄荷、香姜等物品,用闻它们的方式来避孕。
鱼 鳔
鱼鳔避孕?听起来有点腥气哦...
电影《武侠》中扮演男女主角的汤唯与甄子丹这样一段对话:
“你知道我不喜欢鱼鳔的腥味。
“那再有孩子了怎么办?”

当初看完这一幕,真的是一脸懵逼。鱼鳔和生孩子能有啥关系啊?
直到我瞅见了这样一张图:

这是17世纪大英博物馆展出的避孕套。距离现在,已经有三百五十年的历史了。
这批避孕套是用动物的小肠制作而成,一端用丝线缝密,另一端的开口可以索紧,防止滑落。
别看它的外形和当今杜蕾斯相差无几,但真正使用起来,那叫一个麻烦。因为它不能立马使用,而是需要先用热牛奶浸软才行!
等它好了,那估计黄花菜也该凉了吧!

点 穴
来,看我葵花点穴手!

这个听不来不太靠谱的点穴避孕方法,被记录在《图说故宫六百年》中。
据说,古代皇帝和妃子同房后,敬事房的太监会在皇帝临走时问:“留还是不留?”如果皇帝说留,太监就会把妃嫔的名字和同房的时间记录下来。如果皇帝说不留,太监就会用手按妃嫔肛脉(后股穴),让“龙精”流出来。
具体效果多大,无从考证,不过看宫斗剧中麝香上场的频率,可能这招也没那么好用吧~

水 银
这种剧毒的东西,能拿来避孕?
还记得《如懿传》里的小琵琶么?因为有孕而遭人暗害,就是食物中被注入了水银,才导致滑胎。

不过这一打胎神器!据说避孕效果还不错。
古代的青楼妓女们会在茶水和食物中放入少量的水银用来避孕。
因为水银能引起女性月经失调。有一项调查表明:在长期接触最高容许浓度水平的作业环境汞蒸气的女工中,月经紊乱发生率比正常的要高出2~3倍。
除了上面这些避孕方法,古代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避孕法。但是否真的有效,也早已无从考证。

说了这么多古代的,我们再来看看现代的吧。
安全套
杜蕾斯简直已经成了居家旅行的避孕良品。用安全套避孕,是最常见的一种避孕方法。而且它的成功率也非常高,能达到80%~90%。

避孕药
避孕药,分为长效避孕药和短效避孕药。
长效避孕药一般在月经来潮后第5天服用,20天之后再服用1片。长效避孕药激素含量大,副作用明显,且不可停药,需再服用短效避孕药3个月后才可以停,不然就有出现大出血的可能。
短效避孕药,是一种完全可逆的避孕方式,一经停药,次月就可以怀孕,非常方便,而且短效避孕药的避孕效果要比长效避孕药好。
安全期
女性的排卵日,与下次月经开始之间的间隔比较固定,一般是14天左右。推算方法是从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算起,倒数14天或减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加在一起称为排卵期。
但是在这要给提醒大家一下,就算正处于安全期,也不一定能够真正的成功避孕。它的成功率只有70%~80%。

女性节育措施
上环、结扎,现在还出现了避孕针、皮下埋植药物等等,87%的节育措施都用在了妇女身上,而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比例达到41.4%。
所谓的放置宫内节育器,其实就是“上环”。

而结扎是指,封闭女性输卵管通道,从而使卵子与精子无法结合。

这两种方式都适合已育女性,成功率达到95%~99%。
除了这些,根据大数据显示,房子,手机,家庭作业,可以i从源头上大大减少怀孕的机率,相当靠谱!

上面是一句特别现实的玩笑,哈哈哈。
不过无论古代还是现在,大多避孕方式都要在女性身上做文章,稍有不慎,受罪的还是女人自己。
然而,这个时代就要结束啦!!!
就在前几天,全球首个男性避孕针通过临床试验,半年后或开始量产,真是喜大普奔的消息啊!

这种药是注射型的男性避孕药物(苯乙烯马来酸酐的一种聚合物),通过在输精管附近进行注射,破坏掉精液里的精子。
成功率有 97.3%,并且无副作用报告。
虽然还在研究阶段,但至少让我们看到,在未来,避孕,怀孕,生娃这些事,男人也有可能加入进来,大大减少女性因生育而产生危险的机率,快乐同享,风险共担。
如此有用的发明,一定要为科学家疯狂打call啊~
没有任何副作用
快转给他涨涨姿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