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哭闹时要不要抱?事实证明哭声免疫法没用,家长做到这点是关键
文|好孕姐
周末去表姐家,在门口就听到娃在哭。进门之后看到几个月的娃娃哭得很伤心,脸蛋都通红通红的,我想去抱抱他,不让他哭了。表姐赶紧拉住我,说这是“哭声免疫法”,孩子哭的时候不去抱,之后他们就学乖了,现在的孩子都是惯的!我看着她自认为自己很对的样子,没有搭理她,抱着孩子哄起来。孩子也许是之前哭累了,我还没怎么哄就不哭了,一会就睡着了,睫毛上还挂着泪珠。
见我放下孩子,表姐一下把我拉进房间里,说:我好不容易锻炼孩子的,你这一来倒好,给我全打乱了,以后他肯定哭的时间更长。之后我花了很长时间给表姐科普,她才知道所谓的“哭声免疫法”,害了多少孩子。为了防止更多的孩子被这所谓的教育方法所侵害,家长要多上心,正确辨别。

毒害孩子的“哭声免疫法”
有些家长虽然没有直观的接触过“哭声免疫法”,但是在朋友圈或者是浏览网页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是孩子哭了不要抱,或者是延迟满足。不要在孩子有需求的时候就立马干预,要等一段时间。这些方法的创始人就是华生,美国的一名心理学家。他主张通过延迟满足、哭了不抱的方法来锻炼孩子,核心就是教育父母要冷漠。
在方法刚出来的时候,很多美国父母都视为育儿宝典,他们眼睁睁的看着孩子哭,等孩子哭累了再去管。后来孩子确实不哭了,其实有些孩子甚至得了自闭症,拒绝与外界交流。直到40年之后,另一位心理学家才推翻了这个理论,自此,美国人才开始拒绝这样的教育方式。之后,在这个理论被弃用的情况下,传入中国,被很多家长引用。
华生也用这样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他的孩子有的自杀,还有的不跟他来往,还有的是极度缺乏安全感,会做一些很极端的事情。因此,这种方法真的是不成立的。蔑视孩子的需求、冷漠的看待孩子,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置之不理,这种育儿方法在毒害我们的孩子。哭声免疫法是没有用的,孩子哭闹的时候要去抱他,家长还要做到这几点。

孩子哭闹的时候抱起来
孩子2个月之前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他们除了吃就是睡,而这时候因为没有自己保护自己的能力,他们又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如果一直呼救都没有得到回应,他们只会越来越害怕。所以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抱起他,让他知道身边有人,让他安心。等他慢慢长大,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自然就不会再哭闹了。

帮助孩子建立“客体稳定性”
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用手盖住脸,之后拿开,孩子就会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没有建立“客体稳定性”,当家长盖住脸的时候,与他而言就是消失了。等把脸拿开的时候,就回来了。通俗的来说,就是孩子看见的就是存在的,看不见的就是不存在的。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不出现,长期如此,就会让孩子有心理障碍的问题。
娃哭闹的时候家长要抱,因为此时的孩子缺乏安全感,而且有助于帮助孩子建立“客体稳定性”。
家长们,你们身边有家长用“哭声免疫法”去训练自己的孩子吗?
关注【好孕】,你想知道的科学备孕、孕期护理、胎儿发育、产后护理,宝宝发育,时尚教育,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此外,还有我们的特邀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育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