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我弟弟,我能死在产床上,网友:生孩子,一定要让娘家人在
生孩子可以说是大多数女人一生中都会经历的事情,这一过程中的印象,自然也是极深的。
有不少宝妈说,其实生孩子还不是最痛苦的,最怕遇到“没良心”的婆家人。

前段时间去看望一位离职许久的同事小刘,小刘今年37岁,已经生有一男一女,可家里的长辈希望小刘能再生个男孩。
去年,小刘在机缘巧合之下“中奖”了,等到孕7个月左右,婆婆找来家族中的亲戚,让帮忙看看小刘肚子里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
让婆婆失望的是,小刘怀的是女孩,知道消息的第二天婆婆就让小刘去把孩子打掉。
小刘没能同意,接连几天都与婆婆争论不休,后来干脆直接回了娘家。
等到分娩那天,小刘的弟弟打电话通知小刘婆婆与姐夫,结果一个说在乡下没空前往医院,另一个说在外地出差!
弟弟怕伤了姐姐的心,瞒着姐姐说,“他们在来的路上,你先安心进产房,我在这守着。”

期间,小刘难产大出血,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字还是弟弟签的。
好在在后来的剖宫产过程中还算顺利,不仅小刘的性命保住了,孩子也保住了,不过只能先将孩子放在保温箱中。小刘回想起时,含泪说道:
“要不是我弟给我的信念,我在产房里可能真的撑不下去了,都有可能死在产床上。”
“月子期里,也是娘家人一直在照顾我,我婆婆太狠了。”
和我一起前去看望小刘的另一位同事说道,“血脉里的亲情假不了,说白了,婆婆就没把你当做自家人。”
当晚,我回到家,就这一事情与群里的几位宝妈闲聊时,她们纷纷表示,“生孩子时,一定要让娘家人在!”

1、“你”更重要
其实,相较而言,婆婆们更关注的对象是孩子。因此,不论是产前,还是产后,她们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而对于娘家人来说,尤其是父母与兄弟姐妹,他们把产妇本身看得更重。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产房外在焦急的一定是娘家人,婆家人一般都是在说笑等候。”
当然,也并不是说婆家人一点都不关心产妇,只是两相比较之下,才有这般说法。
也并不是所有的婆家人都是如此,有些婆家人也确实是把儿媳妇当成自己的女儿,这般做法值得肯定。

在这里也需要辟谣,平时我们看的电视剧中,当遇到产妇难产时,总有一个护士会跑出来问家属,“保大还是保小?”
因为电视剧情节的需要,婆家人总要扮演狠心角色,自然是要保小!
实际上,在现实中遇到这种情况,医生不会问出这种问题,通常都是以保产妇为第一原则。
因此,不必担心这种狗血剧情出现在自己身上,更不必把婆家人想得那么坏。

2、产后照顾更贴心
相对来说,娘家人对产妇的照顾通常都更为贴心。
就拿我闺蜜的事情来举例,当时她在坐月子时,我去看望她,她同我吐槽了一堆。
无非都是关于婆家人与娘家人的区别,因为闺蜜产后乳汁不足,婆婆每天都熬产奶汤给她喝,可还没2个星期,她都感觉身体内火气十分严重了。
而娘家人呢,更关心她的身体复原怎么样,嘴上挂的更多是“只有妈妈身体好了,孩子喝的母乳才会健康!”
不论是刚生完孩子时住院那些天,还是月子期间,闺蜜的吃穿用方面,明显都是娘家人更上心!
终归是自家爸妈,懂得心疼自己,明白自己的不容易。
对于婆家人相比而言更看重孩子,这点我们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老一辈人最挂念的就是孙子。
有些时候,他们可能并不是不关心儿媳妇,只是注意力被转移,很多事情也就疏忽了。
当然,准妈妈们在分娩时,娘家人通常都会在场,而且大多时候娘家人占主场,准妈妈们还是可以放心的。不论如何,娘家人永远是你的后盾。
婆家人也未必“不走心”,也许是时间还未挖掘出他们的好,也许是他们表现得还没有那么明显。
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平安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但这个过程我们可能会经历许多矛盾。
还希望,对待娘家人,多一份感恩;对待婆家人,多一份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