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身体不舒服,说明胎儿有危险?遇上两种情况,真要注意了

文 / 母婴参考
2020-03-26 00:01

执笔 :毛婷

编辑:刘颖娟

定稿:苏子后

怀孕之后。孕妈们每天都会担心自己腹中宝宝的发育情况,尤其是自己身体一旦出现不适,就更加疑心是不是胎儿出了问题,但其实,孕期的这几种“痛”,恰恰是胎宝健康发育的迹象。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孕早期(孕前3个月)

1、小腹疼痛

在怀孕早期,胚胎处于发育生长的不稳定期,需要大量的营养和血液供给,雌激素和孕激素快速增加也会造成孕妈自身的负担,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进而造成上腹部不适感。

再加上随着胎儿的增长孕妇的子宫也会不断增大,这就有导致子宫像周围韧带和器官组织的压迫,造成腹痛的现象。

不过专家提醒:如果在孕早期出现剧烈腹痛,并且伴随YD出血的情况,则需要警惕是不是宫外孕和胎停育了。

2、胸部胀痛

在怀孕初期,垂体会指挥分泌更多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来维持妊娠,但女性乳房中的乳腺管也主要是由这种激素控制的,一旦激素增加,就会刺激乳腺管的发育和扩大,属于一种正常的早孕反应。

不过并不像反胃呕吐那样会在孕12周以后逐渐消失,相反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加深,但这主要也是为了后期分泌乳汁,为宝宝准备足够的“口粮”打下基础。

孕中期(孕4-7个月)

1、腰酸背痛

在进入孕中期后,胎儿会有一个猛涨期,此时也是其发育最迅速的阶段,而随着胎儿的迅速长大带来的是子宫的不断增大,孕妈的重心主要集中在腰腹部,腰椎的负担加重,脊柱曲度变直,还会压迫到坐骨神经的腰椎神经,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腰酸背痛。

这也属于孕期的正常现象,孕妈们这个时期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劳累,注意休息。同时关注自己有无发生尿痛尿急现象,谨防尿路感染。

2、小腿疼痛抽筋

当胎儿进入猛涨期的时候,关节和脏器的发育都十分迅速,对钙的需求量也就不断增加,如果此时孕妈体内摄入的钙质达不到自身和胎儿发育的需求,那么就很容易出现小腿疼痛和抽筋的情况。

孕妈最好多晒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帮助钙的合成,专家建议孕妇每天需要补充1000mg的钙,可以多食用含钙量高的食物,如黄豆及其豆制品、虾皮、牛奶和海带等。

孕晚期(孕8-10 个月)

1、耻骨痛

在进入孕晚期之后,就开始为胎儿的顺利分娩做准备了,身体也会分泌一种叫做松弛素的激素来帮助生产,让耻骨联合的位置逐步分开,松弛骨盆韧带,因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耻骨痛,孕妈们可要多多忍耐。

2、宫缩痛

怀孕7个月之后,孕妇的身体就会出现假性的宫缩阵痛,尤其是在孕妈长期维持同一个姿势后,肚子会明显变硬一点,宫缩的阵痛也会更加明显,但不需要过分紧张,这正是胎儿在为出生做准备,假性宫缩和真性宫缩最大的区别就是真性宫缩有规律,持续时间长、间隔时间短。

孕期真正需要注意的“痛”是这种

1、孕早期的急性疼痛

我们都知道孕早期是最危险的时候,如果这期间孕妈出现急性的剧烈疼痛,并且伴随恶心呕吐,或者出血的情况,就需要引起重视。

一般来讲,如果孕早期出现剧烈疼痛还伴随呕吐,则很有可能是出现了葡萄胎;

2、出血的裂状疼痛

现在的验孕手段比较发达,很多孕妈在怀疑自己怀孕之后会用试纸检测,而确认之后就认为孕12周之前不需要再去医院了,其实这样的完全错误的。

很多的宫外孕破裂就是这样导致的,在孕12周之前做产检,医生都会帮助明确是否存在宫外孕的现象,因此宫外孕一旦破裂,就会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烈腹痛,并且伴随撕裂状的疼痛和出血,如果不能及时就医,很可能会造成流产、生育障碍甚至是大出血的危险情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