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在外面,你怎么会怀孕?”缺乏避孕常识,苦果只能自己承担
其实,较过去而言,当下年轻人的避孕意识还是比较强的,可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般意识,仍有一部分年轻人因为缺乏避孕常识而吃亏!

朋友小林在妇幼保健院当护士长,偶尔她休息期间,我们会聚在一起聊天。前不久,她刚刚和我吐槽,“现在的年轻人,真该学得避孕知识了。”
问到怎么回事,听完我也觉得惋惜。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时间,科室里来了个小年轻,说是自己经期不调,想检查看看。
结果呢,B超一查,在子宫里发现孕囊,明显是怀孕了,当时小姑娘不过21岁,还在读书,看神情是被吓到了。
“不可能啊,医生,一定是查错了,我男朋友都没有进去,他只是在外面,不可能会怀孕。”小姑娘慌乱得很。
朋友说当时科室医生眉头皱得都能夹苍蝇了,“一点避孕常识都没有,谁告诉你这样不会怀孕?精子也是活细胞,不小心游进去了呢!”

听完这句话,小姑娘顿时无神,后来朋友去取材料,恰巧看到出了诊室的小姑娘和她男朋友。她也清楚地听到,男方说,“我只在外面,你怎么可能会怀孕?”
男女双方都太缺乏避孕常识,原本想“偷尝禁果”,但后来索性放弃,可还是不幸“中招”!
可能当下还有不少年轻人,也像案例中的情侣一样,都还抱有这种错误的认知,总觉得“只是在外面,不会怀孕”。
实则不然,就像医生所说,虽然没有实质的夫妻生活,但是只要有亲密的摩擦与接触,都有可能导致怀孕。
这主要是因为男方一旦荷尔蒙较为旺盛,便可能分泌出粘液,这其中就可能带有部分精子,倘若这部分精子的活性较强,那么就有可能游进女性的生殖部位,这也是为什么就算没有实质的接触,但是也有怀孕的可能。

还有哪些不推荐的避孕方式?

1、 服用避孕药
很多人在进行夫妻行为时,并没有选择佩戴安全套,等到结束之后,而是直接让女方服用避孕药。
其实,大多数女性都知道不论是长期避孕药,还是短期避孕药,都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危害。
我之前因为长期熬夜,头皮出现脂溢性皮炎症状,后来去医院就诊,在诊室里,看到一位女孩,年龄大概在20岁左右,脸上长满了痘痘。

但是根据医生的说法,更为准确的讲,应该是皮肤皮疹、脂溢性皮炎等混合症状,问及原因,医生摇头叹气说道,女孩长期服用避孕药,导致身体激素紊乱,身体需要排毒,全从脸上进行了。
部分女性服用避孕药,短期内看不到效果,于是就觉得似乎没有伤害。实则不然,避孕药的副作用,轻则可能是引起内分泌失调,重则可能引起慢性疾病!
因此,除非情况紧急,否则女性朋友平时一定要做好自我好不措施,别因为一时的“享乐”而让自己一人承担风险。
2、 安全期避孕
也有不少夫妻选择在安全期进行避孕,认为这种方式不仅不伤身体,而且还没有任何顾忌,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见过不少明明选择在安全期行事,但还是“踩雷”的例子。这主要是因为女性生理周期的变化较为敏感,可能因为熬夜、饮食、吃药等发生变化。
如果选择上个月的生理周期来计算本月安全期,其实准确率还是有待考究的,万一我们以为排卵期实则是“排卵期”,那也有可能导致怀孕!

3、 把“小蝌蚪”排在体外
还有一部分男性,认为只要在行为快要结束时,把“小蝌蚪”全都排在女性体外,那么就不会怀孕了。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如果不使用安全套,在夫妻行为过程中,“小蝌蚪”就有可能漏出来。就算过程中没有,如果结束得不及时,抽出过程中也可能有所“遗漏”。
因此,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女性怀孕,还是希望大家切勿盲目相信“体外排精论”。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自以为懂得不少避孕知识,然而,事实是我们所了解的避孕常识可能有误,以至于导致我们的行为错误。
可孕育并非小事,一旦酿成错误,后续将可能衍生出一系列麻烦,但是受伤害的还是女性自身。学习正确的避孕知识,才能真正的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