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多次流产,夫妻俩被告知“血型不合”,医生提醒:早知早预防
小雪和老公结婚8年了,在这8年期间怀孕多次,均以自然流产而告终。小雪想不明白,自己只是在大学的时候流产一次,怎么婚后就一直怀孕不上。难道真的是报应?她虽是唯物主义者,可事情连续发生多次,也让她开始产生怀疑。但是去医院检查,她和老公的身体都很健康,自己的子宫也没有任何问题。甚至检查了双方的染色体,也没有发现其他的问题。

在最后一次检查的过程中,医生发现了问题,原来是俩人的“血型不合”。是的,“血型不合”。医生说小雪是O型血,老公是A型血,“血型不合”造成胎儿溶血,进而导致流产。一般情况下,一胎发生溶血的概率比较低。但是小雪和老公的一胎,是在大学期间,打掉了,一胎过后就产生了抗体。但好在,在各种检查和治疗之下,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医生在这件事情过后,也提醒大家,不要小看“血型不合”,早知早预防。婚后多次流产,夫妻俩被告知“血型不合”,医生提醒:早知早预防。

为啥夫妻间会出现“血型不合”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溶血,就是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溢出的情况。新生儿溶血,简单的说,就是母体血液中的抗体,进入了胎儿的血液循环,并攻击他的红细胞。造成胎儿的红细胞受损,进而产生的一种危险行为。早期,可能会引起流产,等胎儿出生之后,也可引起新生儿溶血,情况还是比较危险的。
至于为啥夫妻间“血型不合”,母体会攻击胎儿的红细胞,原理也很简单。大家都知道,我们受伤在输血之前,都要先查血型,最好输同样的血型给自己。因为如果不是一样的血型,细胞之间容易打架,最后挂掉的是自己。
“血型不合”的道理和这差不多,胎儿可能从爸爸身上遗传妈妈所缺乏的血型抗原,当这种红细胞进入母体,母体会对其反抗。反抗的过程,就是攻击胎儿红细胞的过程,因此,就容易引起溶血。

“血型不合”的种类
我们现发现的血类总数是26种,其中,ABO血型最为常见,Rh阴性血(熊猫血)等最为不常见。其中ABO血型又是我们比较常见的A、B、AB、O血型。当母体血型为o型,爸爸的血型为A、B、AB时,胎儿可能发生溶血的情况。但不一定都会发生,发生的情况也有轻有重,具体的还要看,母体含有的抗体,及与红细胞的融合情况。
还有一些Rh的血型,也容易发生新生儿溶血的情况。不过这种情况在少数民族比较的多,因为他们稀有血型人群多一些。因此,少数民族女性怀孕的时候,要多关注在这一方面。
婚后多次流产,被医生告知是“血型不合”,医生提醒:早知早预防。对于母体是O型血,或是稀有血型的人来说,尽量不要流产。暂时不要孩子的,要做好防护措施。因为一般情况下,第一胎溶血的几率低,越往有抗体越高,就越容易发生危险。
关注【好孕】,你想知道的科学备孕、孕期护理、胎儿发育、产后护理,宝宝发育,时尚教育,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此外,还有我们的特邀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育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