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要顺产,男方为“名誉”不同意,专家:不要过分崇拜顺产

文 / 育儿笔记
2020-04-04 00:25

儿媳要顺产,男方为"名誉"不同意,专家:不要过分崇拜顺产

大家都知道,顺产要比剖产好,尤其是在老一辈人眼里,生娃就应该顺产,毕竟在过去医学技术还不发达的年代,压根就没有剖腹产的说法,人们也少有能拿出那个医药费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家庭为了生娃方式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准妈妈害怕疼,死活不肯顺产,可老人为了孩子,非逼着不让剖产,矛盾由此产生。

不过下面这个家庭有点特殊,当事人的站位好像反了过来。

"为什么不让我顺产,我就要顺产!"31岁的刘女士非常不理解公婆以及爱人的决定,别人家都是老人逼着儿媳顺产,自己家却反了过来,她想顺产,家人却不同意,非要让她剖腹产,这是不搞笑吗?

面对儿媳的抗议,刘女士的婆婆也是一肚子抱怨,"不是不想她顺产,我也知道顺产好,可医生都说了存在风险,我们家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她怎么就不理解呢?"

原来,介于刘女士年龄偏大、身材矮小(才1.60米),医生明确表态,7斤多的胎儿是可以顺产,不过无法保证一定不出意外,最安全的方式还是剖腹产。

刘女士的爱人同样很无奈,他觉得顺产与剖腹产没什么差别,孩子与孕妇的安慰才是最重要的,再说,要是因为顺产出事儿,别人还不知道怎么在背后非议他呢?这种又丢人又没好处的事情,傻子才会同意。

分析

其实不管是社会上的老人逼迫儿媳顺产,还是文中的刘女士,所犯错误都一样:过分夸张顺产的优势。

早在10年前就有专家公开表示,顺产确实在很多方面领先于剖腹产,但它唯一的缺陷却非常致命:无法保证安全性。

难产、大出血、胎儿窒息等等,顺产过程中只要出现意外,那就不是小事儿,如果医生处理不及时,那就是一尸两命的事情。

这样的后果不仅医生担不起,家人也无法接受。

事实胜于雄辩,从我们国家这么多年的剖腹产案例来看,剖产宝宝无论是智商还是身体素质,与顺产宝宝都没有明显差别。因此,大家没必要坚持"非顺不剖",一切得按医嘱行事。

碰到下面这些情况,医生通常会建议选择剖腹产

1)、胎儿无法顺利入盆

顺产的前提是胎儿能顺利入盆,他们会呈倒立姿势,头下脚上,四肢蜷缩,等待宫缩发作。

不过有部分孩子,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比如头过大、胎位不正、羊水过多等特殊原因,无法顺利入盆。

要是这些孕妈坚持顺产,出现难产的概率超过8成,最后在产房里还得"顺转剖",与其遭那么大罪还无果,不如早早打上一针麻醉,让医生剖腹产算了。

2)、胎儿出现危险

别看怀孕好像很容易,身边朋友一个接一个生,如果你经常逛育儿论坛,不难发现,在怀孕过程中,意外无处不在,而且花样繁多。

脐带绕颈、脐带扭转、胎动异常等等,脆弱的他们,稍不留神就会成为死胎。

庆幸的是,现代孕检技术发达,很多问题都能第一时间被发现,吃药、调理乃至剖腹产,都是出路。

早产确实不利于宝宝发育,但身体虚弱总比死亡好吧?

3)、胎儿个头太大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女性孕期体重增长正常范围:15-25斤。

妊娠期营养补充固然重要,可要是由于贪嘴而导致胎儿体积过大,孕妈超重,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正常情况下,宝宝要是超过8斤,那就是巨大儿,医生会建议剖腹产。

总而言之,大家要弄清一点,顺产也好,剖产也罢,它们都不能代表什么,孩子的健康主要还是依靠父母后天照料,能一口气跑到终点才是真正的胜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