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应该静养,还是需要多走动?一直卧床或带来3大隐患

文 / 爆炸母婴课堂
2020-10-31 08:03

怀孕是孕育一个新生命的开始,在这漫长的十月里,每位准妈妈都会小心翼翼,为了宝宝安全多休息,生怕做出对宝宝不利的事。

准妈妈欢欢是自由行业,自从要上宝宝后,做任何事都变得小心。为了把全部重心都放在安胎上,就连工作也是夫妻两人协商后打算先搁置一段时间了。

平时欢欢在家里也会看些育儿方面的书籍,可刚怀孕三个月,欢欢就感觉身体不对劲儿,时不时腰酸疼痛、下腹就好像有重物一般坠胀感。虽然也考虑到可能是因为胎儿长大了,属于正常现象,不过出于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心理,还是叫上了老公去医院检查。

妇产科医生告诉她: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不用担心,不过建议近期要多注意休息。欢欢悬着心总算放了下来,后来的几个月也几乎都在床上度过。

可为了宝宝安全,真的应该多休息吗?

也许很多孕妇都和欢欢一样,身体一旦出现不适,亲朋好友以及家人都会劝告自己赶紧卧床休息,甚至全天24小时除了解决生理需求以外,都在床上度过。

其实这种做法有点过了,如果长期卧床休息,几乎很少去外面走动,反而会有以下这3种危害:

1、容易便秘:

很多女性怀孕后,都在抱怨:从来都没有便秘的我,为什么出现排便困难了?

准妈妈们先别着急,出现这种情况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孕期正常现象,由于逐渐增大的子宫压迫到直肠,腹部又没有足够的力量推动肠道蠕动,再加上受孕激素影响最终导致排便困难。

另一方面,孕妇长期久躺或久坐不动,身体新陈代谢变慢,肠胃蠕动能力差,更会加重孕期不适,导致胃胀、恶心、呕吐、便秘。

2、容易患妊娠期疾病:

有的准妈妈因长期卧床休息,饮食上每天一个人吃两人饭,如果吃得太多就会遇到“入不敷出”的情况。久而久之孕期体重增长速度过快,这样会增加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危险。

3、容易影响心肺健康:

还有的准妈妈反映,在孕期总觉得喘不过气。实际上这种现象和孕妇长期卧床有关,当人的下肢血液逐渐向头部转移后,心肺气体交换发生变化,长期下去会影响心肺功能。

据研究发现,长期卧床的孕妇与每天适量运动的孕妇相比,前者更容易出现胸闷气短。

所以综合考虑,除了有特殊情况(有慢性疾病基础、身体状况不佳、孕期出现异常)或者医生特别嘱咐以外,孕妇适量进行运动对稳定体重、预防妊娠期疾病、改善便秘等都有好处。

根据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的建议:孕妇每天运动时长不低于30分钟;坚持不下来的孕妇,可以每周进行3~5天运动,每次不低于20分钟。

运动方式上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广播体操、游泳,具体选择哪种视身体情况而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