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分娩以及它如何影响子猪的存活率(技术经典文)

文 / 育儿的一堆事
2020-12-23 00:11

今天我们分享的主题是同期分娩,以及它如何影响子猪的存活率。

我们为什么要做同期分娩呢?主要还是要加强监查。这样的话呢就可以提高子猪的存活率,降低死胎数。那就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处理难产以及干燥和初乳的管理等问题。当然,做的同期分娩的话呢,我们也可以对工人有一个更为有效的安排。可以在分娩母猪多的天数在产房里面多安排人手。

还有一个呢,就是可以降低妊娠期的天数。

还有的的话呢,就是可以降低妊娠期的差异,一般妊娠期差是在十天以内,同期分娩这样子呢,我们就可以把他的妊娠期给缩小。我们把这个窗口期缩小的话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产后的处理,比如说交叉寄养。可以更好的去做全进全出的管理,然后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产房的洗消,去降低病原的交叉传播,避免它从这一批传染给下一批。也可以有效的安排分娩人员,比如说避开一下假期的分娩,避免母猪在夜间分娩等。如果把它调整到白天分娩的话呢,那么我们对于它分娩的操作就会更加的容易。

所以如果您厂里的死胎率大于5%,仔猪断奶前的死亡率大于8%的话呢,就可以考虑建议您去做同期分娩。

今天我们谈了一下,就是说实行了同期分娩,然后提高子猪的存活率,但是我们更多的是要去强调的是如果您的猪场做了同期分娩以后,人员的分配就会更加合理。参与生产的人会更多。

在这之前呢今天我们先要给大家说一说,谈一下母猪分娩过程的生理学。

当胎儿受到应激的时候呢,分娩开始启动。然后呢,促肾上腺分泌的胎儿的皮质醇会作用于胎盘,然后从而分泌出雌激素,它会增加子宫上的崔体素的受体,然后分泌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它会让卵巢的黄体退化,从而降低黄体酮的数量。所以呢,这反应在母猪上面的效果就是它可以对催产素去做出反应。

孕酮降低后会怎么样呢?我们知道孕酮它是维持妊娠的。换一种说法就是松弛素雌激素的增加,它的增加会使整个肌肉会非常的放松,这样呢就为胎儿的顺利娩出创造了条件。那么仔猪呢会促使母猪的子宫颈向大脑发出信号,催产素呢,会刺激更强的子宫收缩,从而促进胎儿的娩出。

那么接下来呢我们来说一下诱导分娩所使用的激素。

曾经有人试验过皮质类固醇这个激素,就类似于前面我们说到的皮质醇。这种呢在目前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显示它可以诱导分娩。

我们常用的有两种,第一种是前列腺素,第二种是催产素。PGf2@呢,他用的比较少,但是说它主要是用于使黄体消退,并且去除母猪中的孕激素。但是呢,这种药物它会产生短暂的副作用,比如说瘙痒,筑巢,呼吸加快,然后口涎增多。不过它的副作用持续的时间非常短,也就大概在10到15分钟。

对于催产素,它会刺激非常强烈的子宫颈收缩。所以我们也需要去讨论一下该如何去正确的使用催产素。

接下来呢,我们就谈一下前列腺素是怎么使用的。

我们在使用前列腺素之前呢,我们必须要去了解一下猪群,他的平均妊娠期有多长,如果过早的使用呢,它反而会增加死胎数。

我们来看一下右边的这个图,我们可以看一下两个农场。第一个农场呢,是用黑色的线条表示的,然后第二个农场呢,是用交叉的网状表示的。妊娠期的话,我们前面也提到过,是10到14天的差异。水平呢,这两个农场之间也有差异。所以说如果过早地使用前列腺素呢,它会增加死胎数,所以我们必须要知晓一下,猪群他的平均妊娠期的长短,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后面呢,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更多的数据。

这个讲到的呢,就是说前列腺素,它在预产期的前两天或者更早的时间去使用,它会增加死胎数。对于我个人来讲呢,我觉得在预产期的前一天用会比前两天使用会更好。前列腺素它是在什么部位注射呢?通常呢,是肌肉注射一头份,但是有时候也可以在外阴的周围注射,如果我们是在外阴周围注射的话呢,像这个图上面的,那么一般我们是注射半头份。

在孕前的,如果再遇111到114天使用的话呢,我们都可以预期一下,他会再下一个工作日有40%-90%的母猪分娩。在孕111天使用的话呢,可能会过早,增加死胎率。一个研究,说间隔六小时,然后注射两次前列腺素的话呢,它的同期分娩率会提高。也就是说在注射了前列腺素以后,第一次注射之后间隔六小时,然后再给她注射一次前列腺素。

但是呢,对于母猪来说呢,他更愿意在产房里面没有人的时候去分娩。就我个人感觉呢,他为什么在没有人的时候反而分娩多一些呢,我觉得他可能是因为没有人的时候,他会感觉更放松。

人多的话呢,它分娩的时候会听到很多的噪音,比如处理子猪啊,还有人员的走动,清洁管理,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到同期的分娩。所以呢,我们提到的40%-90%的这个效果它的差异是非常的大。我们需要尽可能的让这个比例更高一点,更接近90%。

那诱导分娩,他是如何去影响子猪的成活率呢?

在自然分娩,也就是说在预产期前两天给前列腺素,它本身似乎不会影响到产程和人工助产,或者是说他的死胎数。也有的研究说在孕113天之前的诱导它可以降低出生重,然后增加死亡的风险。那它主要是跟什么有关呢?跟诱导的时间过早有关。

在第一头子猪分娩以前呢,他们除了使用前列腺素以外呢,还会增加催产素,然后还会加入催产素一起使用。用量20iu,外阴周围注射。如果说是使用催产素的话呢,那么他的第一头子猪呢,它需要进行人工助产。

催产素呢,它会刺激强烈的子宫颈收缩。在头子猪分娩的时候母猪疼痛感会很强烈。

但是呢,我们在使用催产素的时候呢,并不一定会知道哪个母猪,它已经开始收缩了,然后哪一个母猪还没有开始。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呢,一定要是尽量选择一个母猪开始已经开始有宫缩的这么一个时机去使用催产素。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呢,要尽量的让这个母猪它已经开始宫缩。

这个实验呢,这个是做的一个对比。有红色的对照组,然后也有用氯前的,黄色的和蓝色的对照组氯前和催产素一起使用的。

我们分别在激素使用的时间,111天112天和113天去做了一个对比分析。这时候呢,我们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呢,是需要去做助产的。

我们看一下第一个,如果是诱导啊时间过早的话呢,我们不管是用哪一种方式去助产,那么它需要做人工助产的比例非常的高。激素可以用,但是说要注射的时机要对,那么越接近自然分娩的时间,它的诱导效果就会越好。

这个呢,是一组实验的数据。三种处理方式,从左到右第二列呢,是没有诱导的。OS2呢是用了前列腺素,然后在24小时之后注射了催产素。OXY63呢,是把催产术分成了两针,是六小时之后,12小时之后分别注射半毫升的催产素。然后呢,这就是三种处理方式。实验呢,是24小时都有监产的。

后来得出的结论,就是说中间这个组呢,就是说24小时之后注射一毫升的催产素的这个组它的产程会更长。

那如果是按第三个对照组安把催产素分两次去打。他的产程和自然没有干预的对比,它的差异不是很明显。

如果你在刚开始24小时的时候给他注射一毫升的催产素,让他的子宫颈极度的扩张,那么在后面他就没有力气了。好的方面呢,就是它分娩的比例到115天都会有一个很好的改善,在不干预的情况下呢是30.43,但是如果是干预了之后,他们两个数值有一个是78.57,还有一个是66.67,这个是他比较好的方面。

诱导分娩的,大家看一下倒数第二行36小时之内诱导分娩的比例。分别是78.57%和66.67%。。

你可以把使用分娩激素的时间压缩到38个小时。看一下,从白天上午六点到下午四点,工作的话。他其实这个时间还是比较短的。这么短的时间内怎么让那么多都分娩呢?他的产程还是那么长,怎么办?那工作时间相对比又短,还是需要在24小时之后去做检查的,因为那总有人不在的时候她在分娩。然后就会发现如果你没有很多的监产人员在呢,猪场的死亡率还是会增加。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关于乳猪初乳管理的影响。并没有说对于初乳,它的摄入量有太大的影响。

以前的死亡率呢,它更多的取决于出生重,还有母乳的摄入量。摄入量呢,它取决于出生证和分娩时长。因为激素处理之后呢,它整个的产程会更长了。那么就导致了它初乳的摄入量呢,会相对来说较低。

这个实验仅仅只有56头母猪参与。我们已经很明显的感觉,很明显地得出,就是说全剂量的去使用,一次性的使用对他的整个分娩是会有影响的。有的猪场在什么时候去使用催产素呢?有的会在第一头死猪出生以后去使用催产术。背后行为依据就是说他已经确保了母猪子宫颈已经扩张。避免在分娩第一头子猪时的疼痛。不过我个人认为呢,这样的话,它的劣势会更加大于它的优势。

因为在第一头子猪他出生之后再使用催产素的话,他可能会损伤到前几头的子猪。从而它会增加死胎数和脐带的受伤几率,所以这种的呢不建议做全群处理。

根据前面说的,我们得出来的一个结果,诱导分娩它很大的一个因素是在分娩的期间人员监产的水平。以分娩诱导我觉得应该是作为一个监产的辅助手段去使用。我们谈到的监察呢,它其实是分两个方面的。各方面就是在出生的时候,我们怎么去做促产助产,然后还一个就是出生之后呢,我们怎么去做哺乳的辅助?

助产呢,就是我们如何让他尽快的出来,不然卡在里面很容易会造成死亡。哺乳辅助主要就是说我们在出生以后怎么去让它吃到更多的奶水,然后增加他的出生存活率。

在初乳方面的辅助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子猪在出生之后可以都吃到初乳。猪呢,他平均的分娩时间大概是在16分钟,所以说我们要什么时候去看呢,我们就是说去检查母猪的时候,大约是在30到45分钟,我们要去看一次。如果这头母猪它分娩很困难,我们已经观察到了的话呢,那么就需要去做人工助产。用长手套,然后做好消毒,然后去进去把它掏出来。

如果间隔45分钟之后没有仔猪分娩出来的话,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给他助产。

其实呢,当出生的子猪它小于六头的时候还没有免除,那我们这个时候就需要去给它助产。

如果产床上所有的只猪都已经干燥,这个时间大概就有30分钟了。

对于那些高风险的母猪呢,我们需要去更频繁的去检查。什么样的母猪他是属于高风险的母猪呢?右边这个,这些高胎次的,然后还有产死胎历史的母猪。夏季的时候尤其是受到热应激的时候,建议更频繁地去观察。这时候母猪他会更容易疲劳。还有那些生病的体质差一点的也需要去更频繁地去观察。

那接下来我们就谈一下哺乳仔猪,尤其是在第一头子猪出生到24小时之内,我们应该去如何的去做?

我们需要子猪在出生之后尽可能多的去采食初乳。初乳就是在子猪第一头子猪出生以后,24小时之内产出的奶水,我们就叫它为初乳。但是在第一头子猪出生以后它的初乳质量就会逐渐的下降。来看一下下面这个图。这图里面他初乳含量里面关键的指标就是蛋白质。这是它的比例,蛋白质它会给初乳带来抗体。开始还比较高的,但是到后面呢,他会降低到50%都不到。或者说那些一出生都比较小,比较弱的那种弱子猪,它可能喝奶就不会那么的快,在后期生长的话,就会非常的慢。

采食足够的初乳是他成活的关键。仔猪在刚出生的时候他并没有什么能量的存储。没有脂肪。子猪在出生的时候身体是湿润的,出生以后,因为场内它有风机,所以他会感觉到很冷。,所以应该尽快的给他做干燥处理,然后给他提供热源,及时的采集到初乳。

那仔猪它的整个过程它是需要能量的。它能够尽快的采集到初乳的话呢,就会有更多的能量去开始下一部的允乳,进行他下面的正常的哺乳行为。

那他通过采食初乳的话,它可以得到我们所说的母源抗体。母猪孕期的时候,他通过子宫垂直传给子猪的母源抗体是非常少的。当然他也有猪的品种多少有点关系。但是不管是什么样子的品种呢,他反正垂直传给仔猪的抗体都会非常少。为了得到更多的母源抗体呢,它要尽可能多的去采食初乳。

对于仔猪来说呢,最重要的两个抗体就是igg和Lga。

igg对于系统性的疾病会产生免疫保护,Ig a呢,它是产生粘膜免疫的,它是粘膜免疫的抗体,他会保护子猪肠道粘膜会免受病原的侵袭。

还有我们需要提到的一个就是仔猪它吸收大分子抗体的一个能力也是在出生之后迅速下降。在仔猪刚出生的时候呢它的上皮细胞是属于完全的开放状态,它可以吸收大分子的蛋白。但是在产后开始逐渐的关闭吸收大分子蛋白,然后在24小时之后它会完全的关闭。

所以在产后的24小时之内尽可能的让仔猪多彩食材初乳。

如果第一天它的采食都不到的话,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这个讲的是初乳的摄入量和子猪体重之间的关系。出生之后24小时之内呢,它所采集的初乳的影响。可以看一下,不管是20日龄还是20日龄,如果他的初乳的摄入量低的话,它会影响他的生长速度和日增重。如果他的初乳的摄入量过低的话,这些乳猪在长大以后作为有繁殖性能的母猪来使用的话,它会造成什么样子的影响呢?

它的发情期会延迟大概六天,然后他的活产仔数呢会减少一头。其他的一些实验它所得出来的结果就是初乳摄入量低的这些母猪,它给它下一代的子猪的奶水产量是比较少的。所以说如果他的初乳的采食量不够的话呢,它的长期影响是非常大的。

我们需要更多的在哺乳期间去鉴别,去鉴别那些不能够喝足初乳的仔猪。哪些猪他得不到初乳,或者说摄取的初乳的量不够。出生晚的那些猪通常没有那些出生早的吃到的初乳多。在母猪产程长的时候,影响会更加的明显。

还有一个初生重低的猪会比那些出生重高的猪采食初乳量会更少。那些出生重低的猪它往往会感觉到更冷,那它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去保温灯下面,而没有去花时间去采食更多的初乳。

应激大,能量储存低的猪,通常就是那些寒冷的,然后初生重低的那些猪。

所以那些现场的监产人员呢,不仅要去观察一下母猪它的生产情况,而且还要去注意这些仔猪哪些需要检查,然后哪些还需要人工辅助的。

那么我们去做哪些工作可以帮到这些仔猪呢?

一个呢就是交叉寄养,交叉寄养的目的主要是去增加他初乳的摄入量。有的猪场呢,它的操作就是在24小时之内不做寄养。这样的话呢,它对于初乳的管理就会比较的差。那可以把昨天已经出生的那些弱猪呢,在移到今天分娩的这个母猪这边去。这样也可以让它们多的采食到初乳,从而去增加他们的存活率。不要把小猪去寄养到已经分娩了好几天的那种母猪上面去。

交叉寄养有两种方式,第一个就是把那种体重大的猪给他移开,把他放保温箱,让那些体重低的去吃。第二个呢,就是按出生的顺序去分批哺乳,那些先出生的猪先吃,然后再把它挪开,让后面出生的猪再给他再吃。然后还有就是直接拿着奶瓶给他吃。

尽快的让他去干燥,尽可能早的去吃初乳。所有以上的这些操作呢,在出生的24小时之内都很重要。

那这个两组,一种是初生重低的,一种是初生重高的。蓝色的线是不做干燥的,然后做干燥的用了不同的方式。

出生重高的,注重刚开始是有一个体温的下降,一般会迅速的恢复正常的体温。那初生重低的猪,它就不一样。刚开始有一个体温的一个下降,但是它回弹的能力很低。

这里呢,还研究了初乳的采食量以及对死亡率的影响。但是比较惊奇的结论是干燥和不干燥,它并没有对他的死亡率造成影响。对于那些出生体重低的猪给他迅速的干燥,但是它的死亡率依然保持在15%这么高。而且干燥对于初乳的采食量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影响。这个实验能得出这样的结果对于我个人来说呢,也比较吃惊的。我是期待它是另外一种效果,然而并没有。

总的来说它的死亡率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的。看这个数据,这个猪场它的断奶前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这个干燥仔猪这一点它影响相对比较少。他出生后的干燥仔猪没有去增加初乳的摄入量,也可能就不会影响总体的死亡率。

这个实验呢,是谈分批哺乳的。处理组一个是按他的出生证去分配,然后还有一个按出生的先后顺序去分配。结论跟前面是一致的。并没有去影响初乳的摄入量,也并没有去影响整体的死亡率。它的存活率仅仅只有88%。这个猪场,他的断奶死亡率依然是很高。那如果是这样的话,如果前提是选择这样的猪场去做实验的时候,哪它本身就选择错了。所以我们在选择实验的时候,一定要去选择一个断奶前死亡率比较低的猪场去做实验。对于说仔猪它干燥不干燥,还有就是分批哺乳处理啊,这样的结果他会更加的明显更加的具有说服力。

我并不是想说分批哺乳和干燥仔猪没有用这个观点,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去增加子猪,他的初乳摄取,从这一点去考虑的。现在的管理,增加产房的人数,这个呢,本身它就可以降低子猪的死亡率。所以你培训员工去鉴别需要帮助的子猪,然后需要去提供帮助的这些仔猪,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诱导分娩它可以对监产提供一个非常有效的辅助。为了挽救更多的初生子猪,我们在产后必须要提供的不仅包括了助产,还包括了哺乳的辅助。达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要去加强我们的猪场监产。上面的内容提到了一个同期分娩的重要性,还有一个就是激素的使用,特别提到了辅助哺乳。这些关键的生产措施,我们都通过系列的科学研究去论证这些观点,我们欢迎大家提问题,然后我们等下会有问答环节,大家有什么问题呢?可以先在直播间里面提出来。在直播的最后呢给大家进行统一的回复。

然后我们下一点要提到的就是说,如何去提高产房它的存活率?有哪些方法?然后采用的有哪些工具?我们来说一下。

接下来那我们再花十到15分钟的时间来给大家讨论一下,初生子猪它的成活率的问题。我们经常说的养猪要过两关,一个是出生关,一个是断奶关。我们有的时候看到猪场他会直接把那些弱的猪小的猪,会把它直接扔掉。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说他很难养活,然后后面的投入成本,还有疾病防控那些成本都会增加,所以他们就干脆选择去淘汰。可能就是说,比如说一个弱猪,它开始拉稀了,那么整窝猪就会跟着一起拉稀,这个也是他其中需要考虑淘汰所需要考虑到的因素。猪价很低的时候扔掉就扔掉了,但是现在的仔猪它的价格比较高啊。

这么高的猪价呢,然后现在还有把那些弱猪小猪给扔掉的吗?应该很少。

对于现在的仔猪价格呢,我们就要去尽力的想办法把这些弱的猪猪,小的猪,尽量的去提高它的存活率,然后这个呢,就是我们接下来需要去讨论的话题。需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或者说工具去辅助我们提高它的存活率呢。今天就大概只讲一个梗概性的东西,这个如果扩展起来的话时间会很长,我们会在后期在出一个专题来细讲。

我们去找降低它的死亡率的方法的话呢,首先我们第一个就是要去找到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有哪些呢?

他死亡的原因主要就是包括了,比如说压死,虚弱,饥饿,疾病和低温的应激等各种因素的死亡。

在这个死亡的因素里面,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死亡率的占比,这个虚弱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它有60到89的比重是因为虚弱死亡。可以说呢,弱小是初生小猪他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

弱猪的概率我们可以分为两个,比如说我们出生以后体重小的,小于一公斤的,我们就说他是个弱猪。还有另外一个标准就是说,如果在产仔的过程中,小猪缺氧的时间过长。即使他出生很重,但是他缺氧的时间太长,这个也称为弱猪。那一个就是体重的概念,一个就是缺氧的概念去评估。但是出生重他是一个最好去评估的因素。

我们来看一下出生重跟死亡率的一个关系。这里有一个数据,初生重0.7的小猪呢,它的存活率大概只有40%,甚至更低。1.1%的有80%,然后1.3的时候呢,它会大于90%。1.3公斤以下的猪,越往下面呢,它的成活率也就越低。初生重和成活率之间呢,它会有一个很直接的相关性。那一个猪场,他的初生重低于1.3公斤的猪到底有多少呢?做了一个统计,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表格。这个是9000多头子猪的出生重的记录数据。平均重是1.36,然后他的活仔数是12.49。看一下低于0.8到1.1的猪在整个猪场里面呢,大概是占了20%的比重。

存活率是在80%以下的。这对于整个猪场的产房的成功率来说呢,是一个非常大的因素。

那我们就看一下他弱猪产生的来源,一个就是说先天性的来源,一个是后天性的来源。

先天性的奶源就是它产的多,然后它的养分不够,或者就是说母猪患病。大概率事件就是说它的弱仔数比较多。母猪怀孕后期采食量不够的话呢,它就会导致它的养分不够。这个母猪她在怀孕期间被感染疾病,也会造成先天性的弱猪。

后天这些因素呢,我们把它归类为三种。第一个就是说,它的产程长,就会体质偏弱,这种的话在夏天比较多见,产白胎死胎比较多。它的产长普遍的偏长。还有一个就是仔猪产下来以后,那么即使是他出生的时候很强壮,然后体重很高,但是后面因为母猪无乳或很少,他也会变成慢慢变成弱猪。这个是第二个后天因素,第三个呢,第三个因素就是与我们今天的主题相关,也就是同期分娩,那同期分娩的弱猪是怎么来的呢?

断奶后呢,母猪在第四,第五天就会有配种的,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天都会有配种。六天配种和第七天,第八天配种,它的时间是有差别的。对于这样的猪前列腺素去实现它的同期分娩的话呢。四天进行配种的猪,进行厂的同期分娩的时候,往往是以猪断奶后的第四天的第一头猪的打那个前列腺的时间去作为一个标准,那就意味着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天的猪它还没有达到114天。只有113,112,111,或者110天。它本身的生产日龄不够的话,那它生下来就会偏弱,没有力气。

真正要做到同期分娩呢,它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做到同期的排卵。去做同期的排卵,同期的分娩,然后在这样子产下的小猪它才会减少弱猪的问题。我们说做同期分娩的前提条件是做同期排卵。我们就推荐大家在母猪断奶后的第四天做促排。可以用戈拉瑞林进行促排,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到同期排卵。阿格拉瑞这个产品是集中排卵的,你打进去之后呢,24小时之内呢,它都会去排卵。

看一下这个用了戈那瑞林之后呢,在24小时之内母猪群他会集中的排卵。也就是说,会把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的都集中在第五天去排卵。在第五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实行定时输精。你要随时都要保证排出的卵泡能够遇到精子。精子在产道里面存活是有时间限制的,它会存活24个小时。没有使用同期啊排卵的我们就必须要进行多次的输精,如果你做了同期排卵的话两次就够了。

同期分娩批次生产,如果有母猪它属于隐形发情或者没有发情症状,但是它又排卵了的猪,我们往往就不给它配种,但是如果采用戈拉瑞林,它采用定时输精的话,那么不管他有没有发情症状,我们都需要给它输精。也有一个研究数据,就是上次说过的。一批母猪它没有发情,但是这个没有发情症状的母猪大概有40%的母猪是可以受孕的。这样的话呢,如果我们采用人工查情的方法去处理的话呢,这批猪就会浪费。同期分娩批次生产可以最终增加每批的分娩母猪的头数。

减少精液的用量,然后从而去减少你猪场查情和输精的的劳动强度,以及对于技术的依赖。

因为现在人员扩张很快,需求也很大,如果技术要求过高往往会导致人员他的责任心跟不上这样的现象,然后这样的傻瓜式的输精呢,可以避免一下。他不仅能够实现同期分娩批次生产,它还有其他的一些附加的价值。

我们讲了前三个因素,然后和后天的三个因素。那么对于已经产生的弱仔我们有哪些拯救方案呢?

里面有很多,比如说第一个保温,还有就是包括延迟剪牙,断尾和去势,包括收集初乳。

我们今天不用讲这么细,这方面内容我们在后期的直播里面会跟大家分享。

那我们给大家重点的讲一下拯救弱仔的方法中第五个方法,提高前三天的仔猪猪活力。

前三天仔猪活力的重要性能,看下这个图,比如说他的活力很大的猪,你看他吃奶。比如说吃得很活力很大的猪呢,它的乳房就很大,你看这个后面这个活力小的呢,你看它的乳房就很小。小猪活力,然后泌乳的力量它会直接影响到它所吃的这个乳头它的泌乳的能力。它前三天的活力会决定到他后面的20多天可以吃到多少奶。母猪它的排乳时间是有限制的,大部分的时间呢,乳猪是在给乳房按摩,也就是我们说的拱奶,真正吃奶的时间其实不多。

猪在哺乳期间吃多少奶前三天的活力最关键。

但是呢,在猪场里面还有一个隐形的低血糖。典型的低血糖在猪场里面很少见了。隐形低血糖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一窝猪里面就是有发抖的,炸毛的,苍白迟钝的猪,这个往往就是因为低血糖引起的。

所以说猪场前三天需要30多度,然后我们很难把小猪的生活环境搞到30多度,然后如果到30多度的话呢,它母猪又不吃料了,所以这个矛盾本身就在这个地方,那么没有30多度,特别是在这个季节,然后母猪就会消耗很多很多的葡萄糖来维持体温,所以它的大脑就会缺糖,然后隐形的低血糖就出现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去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前三天的活力非常重要,那么要如何提高前三天的活力呢?可以推荐一个方法给小猪灌服葡萄糖。我们可以给他补充葡萄糖。

可以强调一点,就是如果你要去给他补充葡萄糖,不要去专门的去抓住这样子,这样小猪讨厌母猪讨厌,然后抓猪的人也讨厌。不提倡去专门的去抓猪,去给猪去灌。我们去给他补充这些葡萄糖的时候就尽量的是在操作的过程中,比如说剪牙断尾,干燥猪这样的操作过程中给他附带的去给他去添加,减少各种强度的应激。

产房的存活率呢,是一个老话题,刚刚我们也讲了。为什么还要在讨论它呢。现在都是规模化的养殖,所以说这个产房成活率呢,非常的重要。很多产品呢,也都是一些有非常好的数据在里面可以被大家使用的。

(大家如果有需要的产品可以直接去找客服询问,赛为的客服兽医都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兽医,大家如果还有其他的什么问题呢可以直接去问)

那么现在呢我们就进入一个问答的环节,我们来看一下大家都提了哪些问题。(直播记录)

上面提到了就是说在助产的时候呢,我们平均45分钟要去去观察一下。

这个朋友他问这个时间间隔是不是只对于高风险的母猪呢?

这个是平均的,就是30到45分钟的母猪这样的一个监查的时间。对于高风险的话呢我建议缩短一下监查时间。

这里想补充一点就是,有的饲养员能摸到那头猪,然后就把他拽出来,然后剩下的呢,就不给他去做助产了,其实就是我们能够摸到的猪呢都要给它拽出来,然后再等20分钟30分钟呢,去等待下一头猪。

还有一个朋友问说是不是加了消毒剂的爽身粉它的干燥效果会更好?

跟大家强调一点就是任何含有纤维素的这个干燥粉它都是有效的。我们在使用干燥粉的时候呢,不要就是把它撒在上面,喷在上面这样子,然后需要整个的就是说抹在它的身上,然后整个的去抹匀,这样子使用呢,效果会更好一些。重要的是它使用的时候操作的方法而不是关注于哪个品牌。

还有个问题是造成母猪分娩的原因有哪些?

一个是母猪自己放弃了去用力还有一个是难产,胎位不正。

还有个人问就是说对于批次分娩的工作量,那个两天里面呢,怎么安排?一个工人的话负责多少个母猪?

这个很好的问题。在批次分娩的时候呢,一个工人照顾50头母猪。批次配种的话呢,一个工人他要配种100头。

有个朋友问能不能分析一下断奶的母猪发生瘫痪的原因。

关于这个问题呢,我们讲一下。

如果发生了母猪瘫痪这样呢,我们就不要给他在配种了。因为这个瘫痪,他没有定义。

怎样子的瘫痪?是前驱瘫痪还是后驱瘫痪?这边回答一下,如果说这个母猪它是属于后躯瘫痪的话,如果再断奶的时候发现的话呢。我们遇到这种母猪的话呢,那么就不要再给它配种了。如果一个母猪,他整个哺乳期都是瘫痪的话呢。这个可能是在分娩的时候损伤到了他的脊柱。引起的神经系统的瘫痪。

那下一个问题,对于高风险的产房呢,提高子猪的成活率,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比如说PEG。

再谈那个pad这种病毒的话呢。然后我们必须要把这个主场的这个病毒呢,驱除主场之外。

我们需要让母猪群体全部的暴露。然后之后产生群体免疫。等整个猪场整个猪群稳定之后呢,我们才能够去谈怎么去提高它的仔猪存活率怎么去拯救。

另外一点呢,就是我们所说的要限制猪流的移动。工人呢,他一天的工作流程呢,是从最小的猪开始,然后再往最大的猪这么一个流程。不是一开始的工作从大猪上出发,然后把大猪的病原传到小猪。

还有一个呢,就是尽量的就是说,推迟小猪接触病原的时间,或者尽量不接触。

在高风险的时候呢,人员的工具啊,然后这些操作的程序里面呢,就很容易去造成病毒它的携带传播。还有的呢,就是让饲养员尽量的不去抓猪,然后不要去接接产。避免了人为的感染,这样就是尽量的推迟或者避免人员而导致猪瘟感染其它的猪。然后还有一个呢,就是让小猪更多地受到母源抗体的保护。

这对于那些弱猪呢,我们给他尽早的尽快尽多吃初乳,给她尽早的建立自身的免疫,然后这样子呢,也会防止他发病之后传染给其他的猪。

在高风险的时期呢对于入住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穷人的时间就能浪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