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生娃没经验,不知道待产包准备什么?最全待产包攻略出炉!

文 / 米妈不是超人
2020-12-23 18:12

网上看到的待产包清单都是在家用和带去医院的放到一起说了,但其实待产包有一种英文说法叫“hospital bag”,也就是带去医院的包。

说说我自己的待产经历吧,给头胎妈妈们码个经验。

去医院

羊水破了要立马准备去医院,不用太紧张,尽量平躺,垫高臀部,别让羊水流出太多,以免影响腹中宝宝的呼吸,造成宝宝大脑缺氧,发生窒息。上车去医院,可以在后排座位躺平。


进待产房—分娩室

进产房前医生会跟你要几样东西:

· 材料。包含孕检手册及平时产检时的所有资料。

证件包括:夫妻双方身份证、准生证、医保卡等,进产房后办理住院手续的各种签字会用到。

· 分娩护理用品。自带刀纸和产褥垫。

· 宝宝用品。纱布包巾、包被各1个,新生儿宝宝即使52衣服都会很大,得另外带包巾进去,包着更贴身。包被裹在最外面,保护宝宝不受凉。

· 能量补充。饼干、巧克力等。

进待产室后,医生会先检查宫口,如果没开就要一直呆在待产室。生孩子是个体力活,有的护士也会劝你吃两口,为生产助力。

分娩时

打无痛!打无痛!打无痛!

宫口全开,学的拉玛泽呼吸法全忘了,只记得医生在旁边叫我用力,像拉大便一样...孩子生完后,还问我拉完了吗?真毫无尊严o(╥﹏╥)o

为防生产撕裂更严重,多数产妇可能会侧切,切时会在周边打麻醉,所以很多妈妈是没有意识的,只知道生完需要缝三层针,大概10分钟左右。


病房修养

· 必需1—卫生护理

产褥垫、刀纸。出产房用的外,剩下的刚好病房里用。生完当天我下身钻被窝里都是真空的,什么都没穿,血流的比较多,所以刀纸换的很勤。

湿巾、棉柔巾。可以备个2包,给孩子擦脸和屁屁会用。

进待产室前我也抽了两张,听别人说会疼的出汗,最好带包纸去擦。结果最后根本没力气擦汗,被我团在手里,最后拿出来全浸的水。

一次性内裤、夜用巾。一次性内裤还是很方便的,尤其冬天吧,产后恶露多,不用洗,穿完就扔,也不心疼。等恶露少了就可以换夜用巾了。

小盆。不用多大,中号的洗脸盆就行,擦身子,给孩子洗澡用。

会阴冲器。生完不方便立马蹲,有冲瓶后直接就能冲。小便完可以用温水冲洗一下外阴和屁屁,医生可能会开药冲下面,刚好孕末期也会用,可以顺便带上。

洗护。生完孩子后是可以洗头的,一头的汗,几天不洗头都要馊了!

刚好隔壁护士是我妈朋友的女儿,请她帮我洗的头,用的也是事先做好攻略的嫩芙叶酸洗发水。由德国奥托·哈恩实验室研发,零添加,成分安全,在美丽修行上看也是全部绿色,用着安心。进口的荷兰叶酸,保湿又温和,我本身偏油性发质,但这洗完我甚至回家几天了头发依旧清爽,控油超给力了。

无香设计上也方便我哺乳了。(不会刺激到孩子娃的嗅觉)


· 必需2—喂养

吸管杯。产后喝水,我很早就有在用,比吸管好使多了。

奶瓶。最好备2个,1个喝水,1个喝奶。建议买玻璃瓶的,材质安全,加热也方便,唯一要注意的是小心易碎。

奶粉。部分妈妈前几天是没奶的,即便有奶也很少,需要热敷或按摩开奶。防堵奶是同事教我的办法,说是用Luna洗脸仪震动频率从大到小放在胸前震,配合按摩,很快就能把奶结震开,别说效果还是挺明显的。震开后我就紧忙把天然吸奶器—娃拎过来吸了,堵奶方面也少受了很多罪。

奶瓶清洗剂。奶瓶要经常清洗的,宝宝肠胃娇贵的很,生怕有什么不好的情况。

小勺小碗。医生说刚出生的孩子要先喂点水,奶瓶不能常用,混用小勺也是为了避免之后乳头混淆。


· 必需3—实用品

纸尿裤。NB码不论几包,有100片完全够用了。新生儿宝宝长很快,再大点就得用S号了。纸尿裤一定要有计划的买,太大或太小的尿不湿孩子穿着容易漏。我本身是没怎么在意品牌,主要换的勤,孩子基本不会有红屁屁。

我家混买了好几款,比较推荐大王天使和花王的,一个夜用,一个日用。

宝宝衣服。待产包里装2-3件就行,不要分体要连体。宝宝的脑袋、脖子发育还未完全,软绵绵的,经不起套头的折腾。分体的裤子还会勒到宝宝,新生儿肠胃也是非常脆弱的,肚子一不舒服就会哭闹不停,加上吐奶容易弄湿衣服。另外要想换尿不湿方便,这点很重要!

出院服。妈妈们最好带个帽子,一定要穿长裤,不要露腿,保暖要放第一位。否则以后受罪的还是自己。

垃圾袋。医院是不提供垃圾袋的,有时垃圾桶都不够用,自家一定要备1卷垃圾袋,除了装垃圾外,要出院没干的毛巾我都一股脑塞垃圾袋了,拎着就走。


另外我还想补充几点自己的经验:

1.提前选好生产医院

我建议最好提前几个月去医院打听清楚,生孩子住院是否需要排队等床位,我同事之前就跟我们吐槽过她当时没打探,导致她生孩子前都是躺在走廊的加床。

2.育儿经验

不一定要多熟悉,但一定要有大概了解。可以看育儿书自学,也可以问身边有经验的亲朋好友,起码遇到问题时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能让新手爸妈省心不少。

3.生育险

生育险=产检(700)+住院报销(不包括床位费)+生育险津贴(工资基数÷30×128,[顺产128天,剖腹产多胎可以多加15天])如果老公有社保,也可以报销,就是报销比例小一点,丈夫的生育险可以给没有社保的妻子报销。

4.产后漏尿

顺产妈妈除了恶露外,还会出现漏尿。生产导致盆底肌松弛,月子里要多做缩肛运动,1个月左右就要开始凯格尔训练,42天后复查对盆底肌恢复状况进行测评。

最后,祝好孕!也愿每位准妈妈都能顺利上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