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的视觉从什么时候能看见?对外界光源会做出什么反应?
人们以为,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即使到后期眼睛已发育成功,但两眼也是一抹黑,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胎儿生活在羊水的海洋里,外面的世界层层设防,如此“深宅大院”,自然使一般光线很难透过。因此,子宫世界充满了黑暗。胎儿在这黑暗的条件下没有看东西的需要,也不可能看见什么东西。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胎儿的眼睛并不是完全看不见东西。胎儿的视觉在孕期第13周形成,但胎儿并没有睁眼看,直到第8个月时,才尝试睁开眼睛。胎儿对光却很敏感。在4个月时,胎儿对光就有反应。为了证实这一点,有人曾用手电筒的光线有节奏地照射孕妈妈的腹部,发现胎儿会睁开双眼,把脸转向光亮的地方,胎儿的心率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而且,胎儿出生后不到10分钟就能发挥视觉的作用,不但能看见妈妈的脸,并且还具有认识模型和判断图形的能力。有人用强光照射30名妊娠34~40周的胎儿,结果显示,胎儿的脐动脉、脑动脉血流量增加。又应用组织学技术,对胎兔在光照不同强度的条件下视觉器官所发生改变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证实在一定的光照强度及限定时间内,胎兔视觉神经等组织发育状况良好,这为进一步开展光照胎教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有人发现,新生儿的视力只能看见30~40厘米以内的东西,这恰好与他在子宫内位置的长度相等,说明新生儿还保留着宫内生活的习惯。

同时这个距离相当于婴儿吃奶时眼睛看到妈妈面庞的距离。因此,刚出生的婴儿,其稚嫩的视力基础在胎儿时期已经打好。当然,婴儿的视神经系统还不够发达,大概要到出生后7岁左右才能发育完全。所以说胎儿的视觉功能还很不完善,但并不等于没有。
为此,应按照胎教的要求,需要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有较强光亮的手电照射孕妈妈的腹部,并有规律地缓慢移动,以锻炼胎儿睁眼辨别光线来源的能力;也可配合与胎儿的对话同时进行。这种用明亮光线刺激孩子视力的方法应该是胎教不可缺少的手段,是不能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