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挤公交被羞辱:没钱买车还有脸养孩子?小学生霸气回怼太解气
文丨饭饭妈
现在的每一个公交车都有温馨提示,每当有孕妇或老人上车时,司机就会按下温馨提示,希望能够有助人为乐的好心人给他们让座。
不过现在人们的国民素质普遍都比较强,遇见孕妇或者年弱的老人,即使司机不提醒他们,人们也经常会自觉的让座。

01“车都买不起,还有脸养孩子?”
前两天我在公交车上碰见了这样一个事情,孕妇拿着早餐气喘吁吁的扶着护栏站在那里。
这时,有一个小学生看见了,就对孕妇身边的一位女性说:“阿姨,您旁边的那位阿姨怀孕了,您能把位置让给她坐吗?”
听到这句话后,车上的人都把目光投到了这个小学生的身上,心想这孩子真懂事。
可是这位女性却扫了一眼眼前的孕妇,很不屑的说了一句:“车都买不起,还有脸养孩子?”
这位女性的话音刚落,车上的人都开始不淡定了,又是叹气,又是摇头的,还有人小声的说“太没素质了”。

而这个小学生立马就回怼过去:“你不是也没车吗?看这个年纪应该也有孩子了吧?而且这座位不是写着老弱病残孕专座吗?难道你不识字?”
车上的乘客听到后,全都纷纷对这个小学生竖起了大拇指,简直太解气了。
这位女性听到孩子怼她,有些不乐意了说“我是没车,但我不会挺着大肚子挤公交,给别人带来不便”。
公交车上一下就热闹了起来,旁边的乘客和司机,再也看不下去了,都纷纷指责这位女性,最后这位女性面对不了群众的舆论,只好匆匆忙忙下车了。

02分析
现在的很多孕妈即便是怀孕了也不会在家里待着,通常都会工作到预产期再休假,所以,她们也跟普通的上班族一样,上下班都需要乘坐各种交通工具。
而每个人的家庭情况不同,经济条件也不同,不能说买不起车,没钱就不能生孩子,毕竟生孩子是每个家庭的自由选择,不能剥夺。
对于让座这件事,虽然不该被道德绑架,但是公交车上的爱心专座,也是为了老弱病残,孕妇专置的,在人有需要的时候,希望还是能得到这种待遇。
毕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孩子,将心比心,若是你怀孕了,或者是你的家人怀孕了,没人让位,你们的心里会好过吗?是不是会觉得社会不够温暖呢?

03关于孕妇坐公交车
很多人都说,孕妇是不能够坐公交车的。因为他们的身体比较宝贵,公交车上又比较挤,万一司机来个急刹车,可能就要一尸两命了。
但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有经济能力买车。有的孕妇没有那么幸运,可能只能通过其公交车上下班,从道理来讲,孕妇是可以坐公交车的,但可能会带来以下这几种危害。
1)给身体带来危害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孕妇在孕早期容易流产,在孕晚期早产,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内孕妇需要非常的小心,才能够保证胎儿健康的出世。
在坐公交车时难免会遇到一些比较紧急的情况,而且孕妇也可能没那么幸运,每次都能坐到座位。
当孕妇肚子比较大时,长期站立会让孕妇腰酸背痛、身体疲倦。
不仅如此,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司机往往会急刹车,在这个时候,由于重心不稳,孕妇可能向前或向后倒去,很容易让孕妇出现一些意外。

2)心理上遭受刺激
因为孕妇自身体质敏感,所以,每次坐公交车时都希望自己能够坐到一个座位,但是并不是每次都能如愿。
如果因为座位问题与别人产生矛盾,公交车又在急速的前行,孕妇很可能会因为重心不稳而滑倒,从而导致身体出现问题。
另外,在《怀孕一天一页》中讲到,孕妇的心情往往会影响胎儿的心情。
孕妇在挤公交车遇到不顺心时,心情就会变得郁闷,长期这样,对于胎儿的健康也是非常不利的。
04生孩子之前要考虑这些因素,才能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
当有了宝宝之后,夫妻就不能够只为自己考虑了,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宝宝的方面考虑。很多父母经济条件还达不到养育孩子的水平,但还是怀上了宝宝。
面对突然来的孩子,不舍得拿掉,只能选择生下来,但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在生孩子前,父母最要考虑好这些因素,心里会更有底一些。

女性的身体条件是否允许现在的大部分女性都比较强势,很多到了40岁才结婚,等到生孩子时,年龄都已经很大了。
而高龄产妇生孩子,所带来的的风险也是很多的,而且导致胎儿出现畸形的概率也很高。
所以,当女性想要怀孕时,首先应该考虑自己的身体条件是否允许,不要擅作主张。
想要怀孕时,要去医院先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这样才是对自己的负责,对孩子负责。
有精力去陪伴孩子现在的生活压力比较大,父母每天都忙着工作,即使生了孩子,也不一定有时间每天去陪他们。
如果父母不能够每天腾出时间去陪伴孩子,那么就要慎重考虑,是否要生下这个孩子。
因为孩子需要的关爱,以及陪伴是非常多的,如果父母只负责生,不负责养育,那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今后也会给孩子的人生造成很多隐患。
所以,生孩子前,是否有精力去照顾孩子,也是父母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结语:
只要是女性,她们就有生育的权利,这是任何人不能剥夺的。
但是,如果可以女性在怀孕期间,还是尽量少坐公交车,或者是能错开高峰期坐车,这样既能保证自身的安全,也减少让自己受到伤害的可能。
最后,女性在怀孕之前,也要适当的考虑以上几种因素,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