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奋战保母女平安 立冬夜打赢“子宫保卫战” !
“子宫破裂 是指子宫底部或子宫下段于分娩期或 妊娠 期发生裂伤,为产科严重并发症,威胁母儿生命。子宫破裂多发生于难产、高龄多产和子宫曾经手术有过损伤的产妇。根据破裂的原因,可分为无瘢痕子宫破裂和瘢痕子宫破裂。 ”
2019年11月8日,立冬,晚饭后,怀孕39周零3天的小关(化名)觉得右腹又开始疼了,最近三四天,小关经常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肚子疼,但最近一次产检B超检查并示显示异常。
但是,此刻的腹痛显然不一样了,来势汹汹且持续不断,还开始呕吐。看着疼的坐立不安的老婆,丈夫小陈((化名)以为快生了,赶紧将小关送到我院妇产科。
值班医生付绍敏接诊后,经询问、查体,发现不像宫缩产生的疼痛,也没有任何分娩征兆。考虑到胎儿已经足月,付医生建议立即剖腹探查。但由于小关是头胎,一直计划顺产,此时家属对剖腹产的建议显得略有抵触,付医生只好耐心的再三解释。
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付医生和闻讯从家里赶来的产科主任成丽蓉、麻醉科主任徐瑞宏一起进入手术室,经过紧张的术前准备,开始为小关实施剖腹产手术。
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打开腹腔的时候,大家还是吓了一跳,只见小关的腹腔已经有上千毫升的出血及血块。不容迟疑,先熟练的取出新生儿,所幸5.8斤的宝宝健康漂亮,哭声响亮,阿氏评分10分。

宝宝顺利产出后,手术团队略松一口气。进一步探查发现,右侧宫底和宫角侧的三个不规则破裂口是“罪魁祸首”,如果不是胎盘正好挡在破裂口,避免了新生儿肢体进入腹腔,恐怕后果会更严重。胎盘和子宫界线不清,无法剥离,安排紧急备血、 徒 手 剥离 胎盘、裂 口大出血、子宫收缩无力、立即注射宫缩素、 持续按摩子宫、出血 创 口缝合 …… 一场“子宫保卫战”继续在手术台上上演。
手术室里,是紧张而默契的配合。小关的子宫壁因为曾经手术本就薄弱,加上怀孕撑开,已经薄如纸,每一针缝合都需要小心翼翼,缝合后还需观察,确保不再裂开、出血、粘连等。

手术室外,家属的心一直在油锅里煎熬。“子宫不适合再次妊娠,是否考虑结扎?”“子宫有三个破裂口,我们会尽量修复,但如果修复不成功,考虑切除子宫”……每一次谈话,都像一盆凉水,在这个冬夜让人忍不住颤抖。
凌晨一点,艰巨的子宫 “ 修复工程 ”终于 告一段落,小关的子宫 成功保住了! 两位产科医生长出一口气,拖着略感僵硬的脚,转动因长时间专注而发酸的脖子,换下已被薄汗浸润的手术服。

安返病房麻醉醒来的小关与普通剖腹产孕妇的感觉没什么区别,初为人母的喜悦掩盖了伤口疼痛和产后不适。丈夫和婆婆却看着刚出生的“小公主”,想起小关艰难的求子历程和九死一生的生产过程,既心疼又感慨!
据了解,小关夫妇曾经遭遇过两次胎停孕的经历,两次稽留流产后月经异常,小关长期依靠雌孕激素调节月经,还曾分别在两家医院行宫腔镜手术和宫腔分离术,此次能正常怀孕也是经过长时间治疗和调理好不容易怀上,又经历孕初的出血、保胎,孕中的唐筛高风险等各种担惊受怕。这个孩子不仅来之不易,更是承载了无尽的希望。

术后一周,小关和孩子平安出院。小关的婆婆用方言说:很感谢医生们,她们是真的使力了!的确,成丽蓉主任说:胎儿取出后,子宫面临着被切除。虽然小关的子宫不建议再次怀孕,但考虑到患者还年轻,我们经过充分评估后,做了子宫整形缝合手术,虽有一定难度,但好在经过不懈努力保住了患者的子宫。
关于孕期子宫破裂,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是发生在二胎三胎的剖腹产妈妈,因为前次剖宫产手术留下的疤痕导致,像小关这种头胎发生子宫破裂的相对是比较少见的。对此,成主任解释:除了剖腹产,任何子宫内的手术都可能对子宫产生伤害。特别是刮宫手术,会让子宫壁变薄,且操作中也可能导致子宫壁局部损伤,而怀孕时的子宫就好像一个慢慢吹起来的气球,随着体积的增大,原本薄弱的地方会变得更薄,当增大到一定程度,就可能会最终导致破裂。因此,如果曾经有过宫腔镜或腹腔镜手术的产妇,务必要明确告知产科医生,否则一旦判断失误,对大人和小孩都将十分不利。因此,年轻女孩们尽量经过检查、调理好身体,有计划的备孕,避免发生胎停等意外;尽量保护好自己的子宫,为未来的孩子预留一个坚固的“宫殿”,为自己将来的孕育之路减少风险。

